Re: [問題] 荀彧為何會跟曹操不跟劉備

作者: HidekiRyuga (酷教信徒流河)   2017-10-05 05:50:15
※ 引述《vacuityhu (真空管)》之銘言:
: ※ 引述《kororoDX (軍曹)》之銘言:
: : 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
: : 曹操稱王的時候他跟操哥決裂
: : 理論上他心在漢的話
: : 去輔佐玄德兄不是更好
: : 他跟阿瞞數十年應該看的出來操的稱帝之心
: : 那為何他還是一路跟著曹操
: : 都沒想換老闆
: : 個人覺得他是曹操陣營中最有才幹的一個人
: : 郭嘉英年早逝就不說了
: : 而且為何荀彧一定要出風杖
: : 個人看高手都直接蛇杖就圍住了
: 這問題當然有很多解釋
: 但我個人看過最有可能的註解是
: 其實曹操早期確實沒有竄位的想法
: 雖然他晚年確實是公阿王阿的一直上去
: 但荀彧死了之後照理來說曹操也沒阻礙了
: 但曹操終究是沒有竄位
: 而荀彧出山的時候劉備還在四處吃土
: 劉備吃土那段時間算是個有腦又肯跟著劉備的我看也就一個靡竺
: 吃土吃成那樣有點腦的都不會想選劉備
: 而後期劉備逆風高飛之後這些文人會這麼簡單就選擇換老闆嗎??
: 以當時"忠誠"的風氣來看根本不可能
: 整個三國歷史中
: 完全沒任何外界壓力就選擇跳槽的人兩隻手就數完了
: 更別說劉備跟荀彧幾乎是沒有任何交集
: 劉備想嘴遁洗腦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 自然就變成這種結果了
關於曹操是否一開始就有篡位之意
可以參考他的自傳性文章<讓縣自本明志令>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
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
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
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里築精舍,欲秋夏讀書
,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後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
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
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數
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根據他本人所言
他早年是真正希望能報效國家的
他的志向就是希望能在漢朝領將軍職封侯
基本上不僅不違臣道 還可以稱得上是忠於大漢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
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
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論語》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樂毅走趙,趙王
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
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
,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
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嚐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
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
曹操認為自己掌權 實際起到了整肅天下的作用
同時在這段正面反駁他將篡位的言論
並拿齊桓 晉文為例 表明自己雖然掌大權但仍能效忠漢天子
但是他又舉了一個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例子
跟他之後那句"若天命在吾 吾為周文王矣"
實在還是有點想取代漢的意思 只是不是自己做而已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
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
,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
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
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
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曹操真的很在意自己被批評為謀逆權臣這件事
甚至希望自己後宮佳麗以後出來能幫他宣揚他的理念
並且用比較顯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掌權
簡單來說就是騎虎難下 他掌了軍政大權
就再也不敢放手 誰知道之後會不會遭到守舊派的清算
為了自己的性命 也為了曹家的子孫著想
這個權 是絕對不能放啊
根據曹操的說法 不管是否違心
他都可能用這套言論 讓心在漢的臣子
相信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以及他對漢的忠心
至於之後封魏王 加九錫 這種不臣之舉
就讓某些臣子看破他 開始反對他
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相信曹操在明志令說的是真話
只是大漢衰頹 內政腐敗 讓他失去信心
才會想取而代之
總之 他這一生都以漢臣自居
也算是沒有違背自己早年的心願了
作者: VRadmanovic (秋雲春華方雲華)   2017-10-05 06:08:00
作掉荀彧也是一手 基本上連荀這麼大尾他都動 其他人根本不敢吭聲了
作者: ahinetn123 (*兔)   2017-10-05 06:41:00
操哥這篇寫得真好 qq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7-10-05 06:51:00
這要是能信,那趙哥很無奈地被黃袍加身你信不信
作者: Alexis0204 (有錢能使鬼出沒)   2017-10-05 06:58:00
基本上曹操當時到底怎麼想是沒辦法去證實了啦自傳這種東西相信他的就會信 不過就跟史官寫的東西一樣 都馬是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你可以用自傳去分析 不相信他的也可以用他的事蹟去分事實上他的確是沒篡位 不過後期的作為就…見仁見智囉我是比較傾向他本來就有想要取而代之 但是多方考量後沒做 讓他兒子去做這件事情一個我不做 時機成熟後我兒子自然會幫我完成遺願的想法 當然如果曹操當時能活久一點…我認為他會自己去完成就是惹 能自己做到何必留到兒子去做是啊 我說了 要去推論曹操當時真正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反正我們打打嘴砲也不影響歷史囉
作者: Dirgo (靜!)   2017-10-05 08:00:00
漢朝出名的異姓王就那三個,呂王曹,從這角度來說曹操一輩子洗不白的.而且曹操自己算是領漢祿的,他稱帝跟他兒子稱帝還是有差別的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7-10-05 09:51:00
這篇說的還不錯 曹操的確有同時忠漢但也在觀望而且越到後期越偏取代那邊主要是看他仍然願意晉位為王當時他的權勢有沒有王位根本沒差 這異性王純粹是鋪路我也相信一定有人在他耳邊勸進 但一定也被他否決因為他也會在意歷史定位後面的司馬昭大概也是如此
作者: notneme159   2017-10-05 10:10: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