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擊的討論首先要先釐清使用場合
1.戰場 2.決鬥
戰場上有兩種人
裝備精良 訓練有素的菁英
空裝素身 靠人海戰的雜魚
菁英對菁英 雙方通常裝備齊全 防具充足
刺擊若是不能準確命中要害處(裝甲空隙) 就會形成大破綻(黑暗靈魂刺擊彈刀)
如果武器夠水準能刺壞對方護甲 接下來這把武器還是算廢了
(開鋒武器只要鈍了就基本上沒用)
戰場上不是只有一個敵人 武器要能夠長時間穩定使用才有價值
菁英對雜魚 直接刺死一隻找下一隻吧
然後大概刺死六七隻又鈍了 只能換武器
雜魚對菁英 沒完善訓練具有高度技巧就別拿那隻便宜貨挑戰+10鎧甲吧
雜魚對雜魚 ...隨便啦
如果是決鬥的情形
不考慮雙方護具是否持盾
不考慮刺劍(只能刺擊的細劍)
刺擊的確是最有效率的攻擊手段
如果是高手出招 刺擊從發招到命中 軌跡幾乎只有一個點 很難預判
但是刺擊也有個問題 命中範圍也是個點
也就是如果真的被預判閃躲開了
基本上是門洞大開 整個人全身上下都是致命性的破綻
相較之下斬擊的確發招慢 可以預判揮刀軌跡
但相對的攻擊方可以使用揮刀軌跡封鎖特定範圍與方向的反擊
斬擊的連續動作也通常不是收刀 而是繼續做不同軌跡斬擊
不管是持刀還是持劍 準備動作通常會是斬擊的預備動作(上中下段)
刺擊的預備動作相對明顯且回縮動作較大
(如果是說從中段持刀直接往前刺擊 往往力道不足
除非是向咽喉般的要害 不然造成傷害有限可能還被硬反)
時間不是很夠 大概先打這樣
我對這種討論也非常有興趣 多少留一些自己的看法
總之戰爭武器
1.長槍(便宜長距離好訓練) 2.槌子(不會壞 可以無視護具 但力量要大)
這兩個應該是公認戰場最強
決鬥 不考慮現代比賽點到為止
古代生死決鬥的情形下
雙方技術若不是有甚大差距
通常還是比誰力氣更大(斬擊)
連續斬擊下來 防守方如果力氣不夠
一次防守中手軟跟不上就GG了
閃躲風險太高 沒閃好就是中刀
所以防守還是優先於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