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fass (真相調查委員)》之銘言:
: 到底是歐、日太高還是華人圈太低?
: 最有名的點陣圖(?)遊戲Minecraft就是瑞典人開發的,今年要再出續集的洛克人,在2010年端出8bit風格的10代仍然有人買單。
: 而萬惡之源萬代的怪獸對打機重開機之路在台灣也沒吹起旋風...能見度好低阿。
: 當年的DC搖桿中的Visual Memory Unit讓身為電子雞世代的我嘆為觀止,而PS接著推出的PocketStation更是讓我貢獻了國中全部的零用錢...
: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量產,原本點陣圖遊戲的大宗、掌機的市場也被大量壓縮,我最喜歡的黑白8bit遊戲在台灣討論度感覺也趨近於零。(畢竟掌機是該類遊戲大宗)
: 但是將視野放到歐洲論壇,原本以為自己是異類的我,發現原來同好者這麼多。
: PocketStation的軟解、8bit開發機的募資等等,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 例如Arduboy募資到上市也快三年了,台灣除了寥寥可數的開箱文之外似乎完全沒有動靜,而Gamebuino則是完全零討論。(當然不止這兩個,這兩個比較有名)
: 反而是日本還有部分堅持8bit之路的玩家,討論熱度相對高一點,也持續有人在自製遊戲。
: 還是台灣有哪邊其實聚集了很多對點陣圖遊戲充滿熱誠的人,只是我不知道呢?
: 好想把爆走戰記的原始碼燒出來喔...
其實我到覺得跟地區圈無關,跟遊玩年紀比較有關。
像我是從小就玩過FC、超任的人,我對點陣圖風格就是很愛,3D到是還好,3D也沒特別愛
寫實風格,對毛細孔沒興趣(?)
但可能是台灣遊戲論壇小朋友多,而小朋友接觸到遊戲時,都是3D遊戲了,自然對於點陣
圖風格會認為是落後的設計,像我朋友年紀跟我相當,但它大學後才接觸電子遊戲,他就
無法接受點陣風格的遊戲。
實際上8BIT、16BIT風格要搞到漂亮,也是很廢功夫的。像NS七月要出的作品:八方旅人
,製作者就說道,他們要調整畫面深景就花了很大的風格,而他雖然看似超任時期的RPG
點陣圖遊戲,但實際上是3D背景。
而我也有觀察歐美人對於這部的感覺,有不少壯年遊戲評論家對這遊戲的畫面都是驚嘆的
,覺得太美太驚人了,但我也有看到8+9實況者的感想是:這什麼糞東西沒興趣ZzzZZzzZ
,只是也有看到國中還國小的實況者(白人外觀難猜年紀),也是很喜歡八方旅人的畫面
。所以也不是完全都靠年齡判斷就是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