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之銘言:
: ※ 引述《Swampert (巨沼怪)》之銘言:
: 羅馬帝國統治不列顛事實上只有統治現今英格蘭的的部分
: 並建造哈德良長城 搭配駐紮在不列顛的軍團對抗北部未歸順的塞爾特人
: 長城以南就是羅馬人和歸順的塞爾特人
: 羅馬帝國末期 因為戰亂不斷 於是將駐紮不列顛的軍團撤回歐陸
: 不列顛上的羅馬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安全
: 於是決定雇傭外籍傭兵 盎格魯-薩克遜人來對抗賽爾特人
: 基於不知名的原因
: 可能是羅馬人沒付錢 可能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看上肥沃的土地
: 於是盎格魯-薩克遜人就大舉入侵不列顛
: 不列顛上的羅馬人不斷激烈抵抗後 最終被征服
: 而亞瑟王一般認為就是以這段期間的將領為原型
: 亞瑟王故事主軸就是羅馬人如何英勇的對抗外來蠻族的入侵
: 再加入中世紀的元素而成
: 為什麼會這麼風行?
: 因為中世紀不列顛又被諾曼第人-征服者威廉入侵一次
: 所以你懂得^.<
亞瑟王傳說的年代說法,大多都在西元500年上下,也就是
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不列顛的年代(大約西元400-600年)。
小魯以前在高中時,因為入坑F/SN,然後很高興的跟當時的歷史學霸說了
亞瑟王的故事(原版)、十二場戰役全勝等等,學霸自然有聽過,
但是她說當時的年代人口數不多,蠻族入侵量更少,
那十二場戰役可能都是幾百最多幾千人的小戰役,
相較中國戰國(西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坑殺40萬降卒。
就算當時戰爭人數謊報,除以10至少也是4萬,
更別說三國時代到處幾萬到幾十萬戰爭。
跟大戰爭比,亞瑟王的戰役看起來像是小打小鬧,
亞瑟王跟圓桌武士什麼的,就當英雄故事看就好,
小魯當時一聽好像也是挺有道理的。
直到這篇又想起來,剛去找找不列顛當時年代的人口數,
連亞瑟王最後一戰的卡姆蘭戰役(Battle of Camlann)都沒記載戰爭人口,
你猜得沒錯,就是你抽抽都會出現的這張,
https://i.imgur.com/pvhzw8C.png
只有找到這篇簡體的 "對盎格魯一撒克遜人播遷不列顛的歷史研究"
https://goo.gl/Lbbjn1
還有指導教授,看起來比較正式一點,裡面提到
"到5世紀中葉時,入遷不列顛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總數是在6.5萬 - 13萬之間,
而這個時期不列顛人的人口數大致是在50萬 - 100萬之間。"
所以200年內總數最多也只有13萬,那亞瑟王的戰役的確可能是幾百-幾千人的小戰役,
十二戰全勝好像也沒啥,那亞瑟王484過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