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不喜歡說重話
但是看到Star老兄這樣濫用名詞又不願意接納意見的做法
我覺得 不太行啦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非常重要
無論是作為專業刑事上或法律上的意見都不能越矩
判斷是否有罪這點 只能交給法律專業人士
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最多能給出的就是臨床上的意見而已
回到這位老兄引用的史丹佛監獄實驗
老實說 他所說的並非完全錯誤
以情境影響人們的例子並非沒有
但 就像我說的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科學就是 擅自更動實驗的條件 便會大大影響實驗的結果
就先照他所說的監獄實驗開始探討好了
這個實驗與著名的米爾格倫(Milgram)權力服從研究常常拿來比較
為的就是探討人類的性情是否如我們所想的一樣?
會受到自主的道德、教育程度的高低、金錢程度的寬裕等影響
監獄實驗之所以不能拿來跟這起SM事件相比
在於 監獄實驗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實驗 它是一個群體的研究
換句話說 在一個群體 而且可以共享訊息的前提下
就有可能發生團體迷思、從眾效應的影響
而SM不過就是封閉環境下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啊!
怎麼能拿來跟有監視者 人數截然不同的監獄實驗比?
要比 也應該拿Milgram實驗來相比才對
這起電擊實驗的配置 還比較接近SM事件
電擊實驗的配置一共有:
封閉的空間、扮演上位者負責電擊的老師、下位者負責被電的學生
以及實驗的管理者
可是拿電擊實驗來比也不對 最多只是接近 為什麼?
就像我說的 這是一門科學啊 整體因素改變那麼多哪有可比性可言
就連Milgram實驗本身 都有超過十幾種不同的因素變化控制了
更罔論目的、環境都大不相同的SM事件
還有 人並非所想的會被環境侷限、控制的那麼低能
並不是跟對方說什麼都可以做 對方就真的會這麼做
Milgram實驗正好給了我們相反的答案
https://i.imgur.com/yRXjSPu.jpg
https://i.imgur.com/HfIr2Lu.jpg
https://i.imgur.com/rHuqiWk.jpg
二三張為同一頁
看到第一張了嗎 這樣的情境正好比較契合了這起SM事件中的「S」跟「M」
受試者要求老師電他 一共有20人進行實驗 但這20人通通都在最大強度的三分之一就停止
二三張的回饋意思是說 負責電擊的老師接收到的受試者訊息
聲音回饋的話只有聲音 遠端回饋則是只有代表受試者的訊號燈是否亮起
近端則是近距離看著 以此類推
這些實驗結果恰恰與所謂的「人會輕易受環境左右」不同
人的確會受環境影響 但影響是有限的
既然這位老兄這麼喜歡監獄實驗 那應該也有接觸過電擊實驗
既然接觸過了 那就不可能不知道我說的有十幾種變體吧?
而知道有十幾種變體 那也該知道這些變化代表的意思
要嘛裝傻說不知道 要嘛根本沒深入接觸過
喜歡心理學是無所謂 但喜歡的究竟是真正科學上的心理學?
還是心中信仰的心理學?
還是打個問號比較好吧
所謂的名詞是給專業人士使用的 一般不夠了解的人
其實使用專業名詞 我覺得 不太行啦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作者:
sscck5 (oraora)
2018-06-05 10:09:00Pro的
作者:
QBian (小妹QB子)
2018-06-05 10:13:00真深奧
作者:
ybz612 (私はスキをあきらめない)
2018-06-05 10:13:00恩恩 跟我想的一樣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6-05 10:15:00推
作者:
Nuey (ä¸è¦é¬§äº†å¥½æš´)
2018-06-05 10:15:00好
作者:
efkfkp (Heroprove)
2018-06-05 10:17:00就一個催眠小黃文看多的,你跟他認真他聽不懂啦XD
作者:
LOVEMS (ç‰åˆ°è¶ŠéŽå¤©ç©ºé‚£å¤©)
2018-06-05 10:20:00專業名詞只能讓專業人士使用 那不專業人士要用什麼討論?然後怎麼樣才算專業人士?畢業證書?專業證照?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2018-06-05 10:21:00他只是想要合理化#越想越不對勁而已被打臉大概又會有另一番說詞
作者:
millyyuri (millyyuri)
2018-06-05 10:23:00原文還有20推,真的沒救了zzz
作者:
gaym19 (best689tw)
2018-06-05 10:23:00我看你是不懂神奇魔力項圈的厲害ㄛ
作者:
codyDL (小啾啾號)
2018-06-05 10:24:00再啦 我老婆寫錯字 拍謝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2018-06-05 10:25:00昔日東瀛鬼父有紫色噴霧,我們台灣寶島有神奇項圈
作者:
chister ( )
2018-06-05 10:26:00推
作者: Sunblacktea (陽光紅茶) 2018-06-05 10:31:00
推 心理學真的很深奧
作者:
AdomiZA (帕多麥特)
2018-06-05 10:36:00教心理學到讓學生黑掉的雜賀教授頂多開導執法人員並沒有直接介入辦案啊
作者:
LOVEMS (ç‰åˆ°è¶ŠéŽå¤©ç©ºé‚£å¤©)
2018-06-05 10:39:00所以在這邊推文的都是專業人士嗎?
作者:
hinofox (終らない瞧捌の唄を詠う)
2018-06-05 10:42:00專業推文人士
作者: qaz223gy (亞阿相界) 2018-06-05 10:44:00
推
作者:
AdomiZA (帕多麥特)
2018-06-05 10:45:00看他一期結束時被希比拉找去 還以為是要加入公安局結果二期被關起來 想起來就好笑
作者:
linceass (ギリギリ愛 ~キリキリ舞~)
2018-06-05 10:46:00跟風進來看熱鬧的 說不定等等越想越不對勁 推就改成噓
作者:
lungyu (肺魚)
2018-06-05 10:46:00推專業
作者:
AdomiZA (帕多麥特)
2018-06-05 10:50:00啊 我在說什麼?PP只有一期和劇場版啊(゚∀。)
作者:
Sombre (淞)
2018-06-05 10:52:00我喜歡%%%%%%
作者:
kerry0496x (ACGç´…çŸé«®å‹¢åŠ›å´›èµ·ä¸)
2018-06-05 11:05:00終於有人出來洗地了
作者: DON3000 (><b) 2018-06-05 11:09:00
化約論的濫用
小時候覺得分析預測別人心理好炫泡,屁顛屁顛的跑去修了普心,結果發現都在學神經突觸之類的東西,當頭棒喝
作者:
AdomiZA (帕多麥特)
2018-06-05 11:19:00靠 之前修心概的感想也差不多 該不會因為算通識才止於基礎沒有深入探討?
作者:
batutu (siatutu)
2018-06-05 11:21:00話說這已經沒什麼ACG點了吧
作者:
ninjapig (oh,ninja!)
2018-06-05 11:24:00拿Milgram實驗來比也不太恰當吧…這實驗要講的應該是權威服從,跟你說的比起來範圍要限縮的多,結論也應該是充滿警示意味在而不是肯定人的自我判斷力阿
作者:
g3sg1 (ACR入手!)
2018-06-05 11:24:00你好很 打到臉飛掉
作者: Buge (ㄅㄨˋㄐㄩˇ) 2018-06-05 11:39:00
專業推~想看更多類似討論也推個47樓
作者:
DaneiLJ (鍵盤鄉民)
2018-06-05 11:50:00那是一堆人以為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吧想去聽比較有趣、好玩的課應該要找教社會心理學的
雖然star老兄道德上令人不悅啦…可不代表你說的全是對的。隨便問看看吧,你說科學實驗更動變因結果會不同(其實正確來說是無法預測,可能會相同,可能會不同),你舉的這一串實驗,哪個和這次事件的情境完全相同的?所以是偏差多少才會無法適用,標準是你的感覺?說好的科學呢?從眾會影響人的思考,所以無法接觸外界訊息的狀態,人的思考就會反之變得明析?若A則B可以推出若否A則否B,你的邏輯呢?順帶一提,拿一般人為樣本統計出來的資料,套用在極端案件上,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你們說是嗎,有"專業"知識的人。
這篇不但沒講說Milgram實驗就和此事件情境相同,反而先說就是不同了
作者: Buge (ㄅㄨˋㄐㄩˇ) 2018-06-05 11:59:00
欸對看到18樓說的,想到這個實驗不是60幾%有進入450,這樣有比較接近嗎XD
作者: ghostxx (aka0978) 2018-06-05 12:08:00
不專業也可以群體思辨激盪想法,但極端無限上綱根本卡陰
那也要是權威才有用啊,難道說知道他是sm的權威嗎?這些實驗都不能套用吧
嗯~我有說過是個人意見再者 我舉電擊實驗也是說了 這類比也不對
只是相較之下比較接近而已 但我也知道我不夠完整專業名詞本身就是設計給了解的人用的呀
作者:
tw15 (巴拉巴拉)
2018-06-05 13:01:00非專業人士當然就是用自己知道的詞來討論R 是以為在當名嘴google到就貼到字卡上嗎不然就是祈禱用錯後有專業人士出來打臉 偷學一點皮毛R
作者:
LOVEMS (ç‰åˆ°è¶ŠéŽå¤©ç©ºé‚£å¤©)
2018-06-05 13:12:00出來打臉的 怎麼知道不是靠google出身的?
笑了 變相不同就是結論不同 這是科學的嘗試了 還邏輯哩自以為打臉永遠都是最好笑的心理學被歸類為社會科學 而社會"科學"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研究結果會因為樣本、環境 或其他的的差異產生不同所以心理學的現象並不是差異多少才不適用 而是大多研究都沒有複製價值 因為每一次的研究間並不會有變項是相同的
作者:
pbkfss (joker)
2018-06-05 18:09:00推一個,看前文推文變因差很多還一直要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