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一本書,叫「刻意練習」,
書中的觀點剛好可以解釋,
為什麼郭靖乍看之下資質愚鈍,
最後武功卻可以練到這麼強。
第一個是贏在起跑點,
從小就從事某樣訓練的人,
不只大腦結構會改變,身體發育也會改變,
所以很早就開始有計畫性的訓練,
確實能夠得到某種程度的優勢。
郭靖從小就在蒙古長大,除了接受射箭和摔角訓練,
比起中原武林的「點到為止」,他在蒙古更多的是「逞凶鬥狠」,
這樣發展出來的大腦結構和身體特化,
對於他以後行走江湖,大家都以命相搏的情境,
或許反而更容易適應與熟悉。
另外在學習一項技術的時候,初期智商確實會影響成果,
但經過大概半年的訓練,你精進程度越來越高的時候,
針對這項技術發展出來的「心智表徵」,才會決定你表現的好壞。
p.s.
「心智表徵」只是個概念,不一定真的存在,
但反正就是大腦為了解決某類問題,所發展出來高度特化的程式,
就好比像是計算機,它本身不需要思考、推理或邏輯等高度智力活動,
但也可以精確快速地做數字計算。
而這個「心智表徵」的質量,
主要由你練習的方式和時間來決定,
到了這個時期,智力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其中最有趣的證據,就是針對韓國職業圍棋選手的研究,
在我們一般人的觀念裡面,圍棋是和智力高度相關的,
所以能當圍棋職業選手,智力應該會比一般人優秀。
但這份研究卻發現,韓國職業圍棋選手的平均智商是93,
略低於一般人的平均智商,也就是IQ=100,
換句話說,即便是圍棋這種非常心智層面的競技,
要走到職業選手這個頂尖領域,智商也不用比一般人高。
回顧郭靖的學習歷程,不但有幸遇到好老師,
而且自己練習的時間很多,專注力也相當的高,
綜合以上,自然得以合理解釋,
為何資質愚鈍的郭靖,最後可以成為武學大師。
另外根據這本書的論點,楊過雖然在20、30歲前,
靠著智力優勢,在武學境界上屌打同年齡的郭靖,
但隨著武術境界的提升,最後要靠「心智表徵」分勝負的時候,
楊過不見得真的能夠追上郭靖。
當然前提是郭靖也要能繼續專心練功啦,
畢竟他有家庭有小孩,又要搞一堆江湖恩怨和國仇家恨,
不見得能像自己年輕的時候,愛怎麼練就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