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to (シト)
2018-08-24 14:15:00(1)流行遊戲型態從電腦轉移到手機遊戲,一堆人能用手機都用手機就不開電腦
光 Ptt 一堆人都用手機上了,
更別提本來就是用手機玩的遊戲了。
(2)流行遊戲改變,即時通訊更方便,不需要網咖這種大場地
現在很多遊戲根本沒需要一堆人聚一起玩。
(3)能玩的遊戲類型有限
以前網咖幾乎有"所有"的遊戲,單機連線一應俱全,
現在有板權的考量,反而要自己買自己想玩的比較實際。
(4)現在電腦資訊透明,組一台"能玩遊戲不求畫質"的機子新品大概萬元上下
先說"不求畫質",
現在就算買入門/夠應付基礎遊戲套裝機也是兩萬塊內,
即使去買入門可以小玩遊戲的筆電也大概兩萬左右。
跟以前(1X年前以上)組一台電腦沒三萬很難組,
又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當然不做功課刻意買高價的入門機也救不了,現在資訊太透明)
當然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就算身邊有電腦好人,
還是寧可自己跑去當"資訊不對稱"的人,
或是想辦法提出無理要求把電腦好人給氣到心寒,
這是後話。
現在網咖如果顯示卡只用入門卡等級,大概還會被玩家排斥。
但是電腦零組件裡面跌價最快的東西,正常來說就是顯示卡。
(5)法規限制年輕人到網咖(或限制時間),一些長輩也不贊同年輕人去網咖
這東西沒啥好說的,規定就是規定。
※ 引述《Emerson158 (紅豆 X 八嘎 X 烏魯賽)》之銘言:
: 首先就是,
: 這個"以前",我無法說出它的時間點,可能是我很小很小的時候,
: 在正太時期之前,聽說台北市被抄掉全部的電玩遊樂場.
: 之後進入網路時代,大概90年代後吧,
: 數據機"嘰嘰喳喳"的聲音,最近廣告還有聽到
: 再來就是本文重點的"網咖"惹
: 寬頻時代到來,加以各種連線遊戲的興起 其中不乏名作
: 網咖成為很好的生意,
: (有沒有網咖當年有多賺的八卦?(ry))
: 不過,近幾年網咖的家數,砍半再砍半,
: 然後到現在維持一定的數量,應該說是競爭到平衡點吧? 能生存到現在的網咖營收
: 都穩定惹.
: 網咖變少的原因,
: 尤其是台北,感覺掉得更誇張,
: 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