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18-11-02 10:30:11※ 引述《vikk33 (陳V)》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JinYong 看板 #1RsetIAp ]
: 作者: vikk33 (陳V) 看板: JinYong
: 標題: Re: [轉錄] 金庸小說無法行銷洋人日本人
: 時間: Thu Nov 1 13:23:25 2018
: 這個問題
: 實踐大學 蔡亦竹教授(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007/38146082/)
: 在fb表示
: "『大眾作品能被接受的前提,在於讀者必須要擁有該作品所屬文化圈的基本知識和生活薰
: 陶,就像一般台灣人不懂什麼是「同心」和「差配」、「間合」和「居合」到底在劍術裏
: 有什麼不同一樣,日本人也很難理解什麼是「真氣」和「內力」,少林寺和武當派有信徒
這教授認識的日本人是不是都跟哥布林一樣聰明,竟然很難理解 真氣 和 內力 XD
回到金庸的翻譯&推廣部分,這其實還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普遍的認知內,金庸的小說備受推崇的其中一大原因是「文筆」,
許多敘述和命名都相當洗鍊且簡約,盪著一股質樸的氣息。
而這種「短短幾個字可以表達很多意思」算是中文的一大特質,
或者可以說是方塊字的一大特質。金庸的古風中文更是強化這個特質的效果
但如果翻譯成英文,因為文字載體變成alphabetic,金庸這部分的超絕優勢就不見了。
「江南七怪」翻譯成「Seven Freaks」為了雖然失去地理特徵,但仍維持簡約特質;
「懶驢打滾」翻譯成「Lazy Donkey Roll」訊息完全,但簡約特質就消失。
當然也不是說這樣金庸的小說就變成糞作。但換個角度想:
如果金庸的敘事語句變得跟現代白話敘述類似,比起其他小說他還有這麼好看嗎?
古龍和九把刀這方面的問題應該是比較小一點
要的不是翻譯,而是改編成適合外國人看的,像三國演義日本人看的也不是直譯本,而是吉川英治改編的三國志
古龍的問題才是最大的翻譯難度 個人覺得古>金 剩下那個不用討論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國中生)
2018-11-02 11:16:00古龍光是人名就卡住翻不出了
作者:
morichi (我把你們當人看)
2018-11-02 11:22:00little dragon girl
小李飛刀 / The Little Li Flying Dagger絕代雙驕 / Handsome Siblings天涯明月刀 / Moonlight Blade
華人文化圈之外的人分不清楚真氣和內力很常見啊,他們都直接當成體內的mp
作者:
hoanbeh (孫南)
2018-11-02 12:52:00你說到重點對 金庸強在中文造詣 其他方面就沒太大突出處金庸小說的故事性 我是真的覺得很普啦 一堆能取代中文美學才是強項 翻成外文 就變成普普通通的打架作品
現在武俠小說真氣內力混用也很嚴重中文圈都這樣更別期待外國人了嚴格來說內力也是mp,只是是可以拿來自由運用的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