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文的說法,小孩應該在國小或幼稚園,最多不會大於國中生吧?
這個年紀對電競選手的想像,無外乎是
“能整天打遊戲還有錢賺,超爽!!”
(這大概也是大部分人的想像)
就和youtuber一樣,小朋友容易只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憧憬的職業
至於那位爸爸痛電孩子是想要表達甚麼呢?我實在看不懂
想要表達孩子沒有天份?
不過電競相對於其他競技,已經是”相對”不注重天份了
比起其他競賽選手是從幼稚園開始英才教育,電競選手更多是國高中生玩出興趣心得,最
後選擇投入
想要表達輸了就哭是意志不堅定?
拜託,誰玩遊戲被人電慘會爽的?
只是我們比較成熟,所以只會幹在心裡,小孩比較沒有包袱,選擇哭來發洩不爽不甘而已
羽蛾每次輸棋還不是躲進廁所哭哭,還不是當上職業棋士?
還是想要表達連老爸我都打不贏,怎麼可能成為職業?
老爸你好歹都比人多玩20年遊戲了,拿這點和自己兒子去較真?
我認為真要讓孩子放棄,與其用這種意味不明的方式
不如讓孩子體驗到從未想像過,關於電競選手的辛苦面
例如選擇一段價值,黃金周還是寒暑假,規定孩子一天得打幾盤遊戲,並且每場遊戲都做
紀錄,分析自己每場遊戲的失誤和改進方針
並且規定要在假期內,打上規定的段位
這樣更能讓孩子體會到,電競不是遊戲,是工作
當喜歡的遊戲變成工作,自己是否還能這麼喜歡
如果在這個階段打退堂鼓,至少可以讓他自己明白,自己的確不適合走這條路
假若興趣不減,才有必要和他進一步討論,關於成為電競選手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