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ult (...)
2019-03-12 17:14:24這篇文章有說了台灣電子書的困境
看完後再來想想出版社是否真的不認真經營吧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90119w001
「現在很多時候電子書在台灣連千本都賣不到,恐怕連引進一本翻譯書要付的1500美元預付金,都沒法回本」
「電子書能賣破200本已是佳績,破千很難,直到2018年《真確》賣破萬本,簡直不可思議」。
※ 引述《l47695456 (星空回憶)》之銘言:
: 這個不就台灣出版社就不想花錢
: 我看台灣BW整天都在徵工程師跟徵電子書製作的人他們到底是有多缺啊…………
: 電子書製作這個職缺從年初到尾都在徵人
: 一堆出版社的電子書都是BW代工製作的
: 台灣出版社都不想請人然後上架跟製作費用還都要平臺商自己吞
: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 如果不是背後是角川爸爸 平臺商遲早被台灣出版社吃垮 什麼都要錢
: 什麼都不想花 只想坐收漁翁之利
:
作者:
Puye (PUYE)
2019-03-12 17:22:00確實沒錯 但我看好未來 只是不知道未來何時才來
作者:
ttyycc (小捲)
2019-03-12 17:23:00推
作者:
ssarc (ftb)
2019-03-12 17:28:00我記得台灣出版社代理比較多,電子書授權難取得,自行出版的又少有熱門作品,加上介面之類的老問題,自然銷量低
作者:
OEC100 (OEC100)
2019-03-12 17:32:00整篇看起來就是授權成本的問題,沒熱賣不想出電子版造成無法同步的惡性循環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19-03-12 17:33:00本文重點,如果一本100塊的紙本書作者抽10元,那100塊的電子書作者可以抽25~50元衝著這句話我優先會買電子書
作者:
Puye (PUYE)
2019-03-12 17:35:00主要是閱讀習慣還沒改過來吧 我還是不習慣用閱讀器看
作者:
OEC100 (OEC100)
2019-03-12 17:37:00這還真像傳產想轉型但是不撥太多預算預算投資新技術
台灣BW那個看起來像水貨的爛網頁先不說主要他電子書製作的技術也是日角直接技術輸出尖端科技然後台BW跟日本bw負責人都是安本洋一法人代表也都是台角的人所以…………倒閉應該是不需要擔心
認真認為在2019除了精裝書,紙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市場就是這樣,acg免費仔一堆啊一般作品就算了,裏作有幾個人真去支持正版的一般向除三本柱類,銷量慘兮兮也不能怪出版社斷尾
作者:
gaha (gaha)
2019-03-12 17:52:00裡作?現在我只買KOMIFLOW、DMM和DLSITE了。
作者:
senshun (æ·º)
2019-03-12 18:06:00如果以日本電子書商店的例子來看的話,上架平台要抽成,就像孤狗商店那樣,加上宣傳之類的,作者拿到的不一定比較多,售價也不見得便宜多少自己做閱讀軟體維護成本也不低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9-03-12 18:40:00你怎麼會覺得多抽的會給作者,那個是給出版社好嗎作者要自己賺是要走自費amazon出版那條路
作者:
linzero (【林】)
2019-03-12 19:11:00但廠商問題在於有幾個想開拓市場預期初期賠錢做有的廠商只想等別人把市場開拓的差不多之後自己再進場市場沒那個選項,那麼消費者消費型態就不太會改變所以一直龜,那電子書市場開拓會越慢而這產業取代性有限,不像一些產業誰先打開市場誰就佔有絕對優勢,像UU卡、支付寶那樣讀者大多還是認作者作品的大概是平台會有優勢,目前大概是google、amazon等跨國的先稍微打開一般電子書市場,而ACG類的可以說是角川領先進入
作者: DuckZero (國際魯蛇份子) 2019-03-12 20:00:00
推
補一下該連結的一點"微妙"問題確實這幾年要求電子書要另付版稅費用的案例有增加不過原文所說"1500"美金這舉例,老實說有點……微妙如果電子書版稅開到這價格,紙本書版稅挺可能是五位數了那是大書規格,用那個來回推一般書籍的狀況會有點失真
作者:
kenco (最近走希臘風)
2019-03-12 21:30:00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