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視覺語言:從形式到內容

作者: BoBoLung (泡泡龍)   2019-05-13 01:11:19
圖文好讀版:http://psee.io/DWJF2
1.美的原理原則
https://youtu.be/1GXv2C7vwX0
在這個短片裡面,電影剪輯師Tony Zhou引用南方公園的兩位主創在紐約大學的短講生動
描述了許多新人寫手和爛電影在「敘事結構(structure)」犯下的最大錯誤:那就是無
止境的「然後(and then)」,沒有因果關係,沒有情節起伏,只是不斷重複的無趣的流
水帳——反過來說,一個好故事的基本原則就是兩個關鍵字:「因此(Therefore)」和
「但是(But)」。
而把順序倒過來,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中」。
但是這個原則並不只是「敘事結構」的原則,它更是所有審美趣味的原理原則。我們可以
把「因此(Therefore)」和「但是(But)」稍微轉化變成「因果/意外」,也就是「統
一(Unity)的因果秩序」和「意料之外的變化(Variety)」。這兩個基本原則又可以衍
生出許多子原則,例如在「平面構成(Graphic Design)」就有統一衍生的「重複、模式
」;變化衍生的「對比、強調」等子原則。而更進一步,還有兩者共同組成的平衡、主次
、和諧。
——更詳細的解說可以參考水彩畫家Russell Black的這個影片。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變化(Variety)」這個原則的具體運用。
為什麼要有變化?這很簡單,因為沒有變化會很無聊。真正困難的是接下來的問題:「怎
麼變化?」還有「為什麼變化?」
https://youtu.be/k70_jvVOcG0
在下面這個短片裡面,《遊戲製作者工具箱(Game Maker’s Toolkit)》的Mark Brown
非常詳細地討論了索尼旗下的頑皮狗工作室在進行「關卡設計(level design)」的時候
,如何參考並利用「平面構成」的原則來幫助他們引導玩家選擇行進路線,這裡面包含了
以下幾個元素:光線(Light)、視覺引導(Composition)、動態(Motion)、遊戲機制
(Mechanics)、預設用途(Affordance)、攝影機(Camera)、色彩(Color)、負空間
(Negative Space)、聲音(Sound)、地標(Weenies)。
https://i.imgur.com/2Elbzfp.jpg
這就是對「怎麼變化?」的回答。同時,它也部份回答了「為什麼變化?」——因為要引
起玩家/觀眾的注意,進而引導他們的行動/視線。但這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我們
製造「變化」或者「對比(Contrast)」的用意是引起注意,但是為什麼要引起他們的注
意呢?或者更精確的是,我們要觀眾注意什麼?
2.從形式到內容
概念設計師Mike Hill在他的youtube頻道就有一系列的討論,關於視覺元素的「隱喻(
metaphor)」,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視覺元素從形式到內容的過度。
在這個影片中,他以女演員Jodie Foster的三部電影《沉默的羔羊》、《接觸未來》和《
極樂世界》裡面的「椅子」討論視覺元素如何對觀眾形成特定的暗示。整個影片談了很多
,這邊只舉出幾個例子進行說明:下面這張圖是《沉默的羔羊》裡面史達琳第一次和人魔
漢尼拔見面,兩人短暫交談之後,她在他面前坐下——就只是這麼簡單的動作,她在他面
前坐下,我們卻已經知道整件事情將會怎麼發展——他,高高在上地,俯視著她;她,坐
著的是,搖搖欲墜的,小摺疊椅。
https://i.imgur.com/MeMchxy.jpg
接著這幾張圖是《接觸未來》裡面,艾麗進入按照外星人藍圖建造的機器前後的幾個鏡頭
,第一個鏡頭是她被兩個人「簇擁著」走向神秘機器。從表面劇情來說,他們只是要協助
她使用機器,但是畫面的「形式」卻暗示著我們完全不同的「內容」:這個「走過通道」
的鏡頭讓人想起了走向太空梭的宇航員,而他們三個人的佔位卻又讓人想起將要走赴刑場
的死囚和獄卒。
https://i.imgur.com/u7xFB7T.png
第二個鏡頭,兩個工作人員的停留則讓整個畫像極了海盜們逼迫俘虜「走木板」的場景(
從後面兩個人很快就跟上我們可以知道,他們並不是非得要停下不可,這個短暫的停留是
導演為了暗示觀眾的刻意為之。)
https://i.imgur.com/ix9zdFB.png
第三個鏡頭是機器啟動椅前,那個牢牢將艾麗綁住的椅子讓我們聯想到殘障輪椅,進而產
生坐在上面的她也同樣孱弱無助的印象;然後機器運轉之後,因為高速晃動的緣故,坐椅
兩側的固定器看起來一下像是長著尖牙的毒蛇,一下又像要將她攫獲的猙獰怪手。
https://i.imgur.com/tMXjBpP.png
在另一個影片,他更進一步藉由視覺元素的隱喻討論《侏儸紀公園》的其中一個「潛文本
(subtest)」,也就是男主角葛蘭博士如何從一個「掠食者」變成「保護者」:這個過
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電影開始沒多久,葛蘭拿著迅猛龍的利爪嚇唬小胖弟
,如果只看表面,那就只是他在模仿迅猛龍,然而在導演實際是在暗示他就是迅猛龍——
而這個表面之下的,也許我們沒有察覺但確實影響了我們潛意識的訊息,就是電影的潛文
本。
https://i.imgur.com/bVpHpLw.png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他和愛麗接受邀請前往侏儸紀公園參觀,然後被暴龍襲擊
,他和同車的兩個小孩掉到柵欄外面,三個人終於脫困之後在樹上過了第一天的夜晚。這
是表面的文本,而潛文本則是「蛋」和「樹屋」——他先從翻覆的遊園車(蛋)裡面救出
姊姊,再從被暴龍拋掛在樹上的遊園車(樹屋)救出弟弟——更加直接的暗示是,在大樹
上面,葛蘭博士再次從口袋裡面拿出了那個利爪的化石,然後,把它扔了出去。
於是,此時此刻,他終於從一個掠食者,變成了保護者。
https://i.imgur.com/YYJDJDm.jpg
3.一個簡單小結
那麼到此為止,我們從「敘事結構」的原則推展到「美的原理原則」,然後藉由遊戲的「
關卡設計」了解其中「變化」的原則如何利用視覺元素體現;接著進一步從「形式」過度
到「內容」,而了解視覺元素如何成為「隱喻」暗示著我們去解讀隱藏在表面之下的「潛
文本」。
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分析電影作品,只要利用「形式」的原則分析,對於作品的訊息有
完整把握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導演強調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從畫面的形式(
光線對比和顏色統一)我們可以知道《沉默的羔羊》裡面那張椅子的重要以及和史達琳的
關聯;而《侏儸紀公園》也是藉由形式(重複)的暗示,讓我們發現「迅猛龍的利爪」可
能別有意涵。
只有學會這些,我們才有機會看見平靜海面底下的,暗潮洶湧,波瀾壯闊。
作者: z5x123456 (Ar~cher)   2019-05-13 01:23:00
抱歉問一下,為什麼你之前發的文章一堆已刪除或內容空白?還有這麼久突然發這篇文的動機是?補充我就推回來http://i.imgur.com/qv0qYop.jpghttp://i.imgur.com/80LGzD2.jpg我明白了,不過自刪在批踢踢真的不是好選擇。補回來
作者: streetmaster (傲殺人間魯肉飯)   2019-05-13 03:50:00
最有趣的地方是,有時候我們在追逐潛文本時,我們解讀成為了擺脫作品本身的新作品。講白了,我們不確定我們什麼時候腦補過頭。在體驗一套作品時,不論觀眾或是玩家,一方面可能會因為製作者有意無意的引導,或者牽涉到自身的文化資本而有不同的解讀。有時候我會想這會不會成為一個創作者與讀者的遊戲。創作者有權力決定提供多少資訊,讀者也有能力詮釋。但最終,我不太確定話語權是在誰哪裡了,作者、讀者或是作品本身?
作者: hakusha99 (白砂)   2019-05-13 02:36:00
寫的內容很有意思,先推白天再細看
作者: AAArcher (GABO)   2019-05-13 03:26:00
很有意思的內容,這也解惑了為什麼我常覺得RPG製作大師出來的遊戲常常會欠缺方向感,因為素材的樣式太接近大多沒辦法直覺得感受到引導效果
作者: Lumial020 (洨美工)   2019-05-13 02: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