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luxe (deluxe)
2019-05-15 17:25:05※ 引述《z72117211 (宜宜家居新新店店)》之銘言:
: 看MCU最強的體質
: 代表能對抗核輻射
: 中國有些也是最強也是能在核彈中心存活
: 都已經能翻山倒海了
: 為什麼只要能在核輻射中存活下來
: 就感覺那麼強?
: 我書讀得少
: 在核輻射中存活真的那麼強嗎?
: 核幅射真的那麼強嗎?
無聊來回一下
免責聲明在先,我不是核子物理的專家
充其量只是不至於一無所知的門外漢
不過我想真正專家文章的下面的推文大概就是一片:跟我想的一樣
還不如一知半解的來說比較親民
下面大概是普通物理的程度別太苛求
口頭上說的輻射通常分成兩種
一種是電磁波另一種是高能粒子
電磁波基本性質大家大概都有基本了解
真空中以光速傳播、無須介質,從無線電波到γ射線都是電磁波
高能粒子則像是中子、α粒子(氦核)、電子等高速運動的粒子
然而既然無線電波、可見光、X光跟γ射線都是電磁波
那為何後兩者是必須警戒而且遠離的東西呢?
那就是因為後兩者以及高能粒子射線屬於游離輻射(核輻射)
舉凡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都屬於非游離輻射
電磁波可以由其波長進行分類
由短到長大致上有γ射線、X射線、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微波、無線電波
根據普朗克的關係式
光子的能量可以由E=hν獲得
其中,E是能量、h是普朗克常數、ν是頻率(頻率可由光速c/波長得到)
也就是說波長越短的電磁波的光子能量越大
而就是光子的能量決定他是否為所謂的游離輻射──
能否把電子從原子的軌域中打飛出去
在這個量子的領域中純粹的量不是一切
也就是說你照射到同等能量的可見光跟X射線身體的傷害是截然不同的
非游離輻射由於其個別光子的能量比較低,所以無法使分子電離出電子
即便是施加大量的非游離輻射也辦不到
(舉個例就像是Overlord裡的高階物理無效不到60等一百萬個菜兵也造成不了丁點傷害)
而化學領域裡,基本上就是原子間外層電子的交互作用
所以使電子從分子中脫離就會破壞結構
而當這個游離輻射破壞的是生物的遺傳物質時
致病/命性就在這裡發生
而這些高能輻射通常會伴隨著核反應發生
X光當初被發現的原因是陰極射線管的高能電子撞擊金屬而發生的
極高速的電子急劇減速發出的能量部分以X射線的形式放出
反過來說這股能量能夠把你的電子以光速的1%打飛也很合理對吧?
而在往上的能量就只能由核反應中質量的損失來形成了
至於核彈的殺傷力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主要的殺傷力來源是衝擊波與熱輻射
高能輻射的佔的比例非常低,而且會被空氣吸收而衰減非常快
所以核武在太空中的殺傷力可能遠不及大氣中
那麼回到主題在核輻射裡生存很強嗎
一樣是看照射劑量
不過完全免疫核輻射就像是在說你的身體組成與電磁波不會發生交互作用
這種東西叫做暗物質
潮透了好嗎
作者:
emptie ([ ])
2019-05-15 17:26:00透明人 無法觀測 怕
光電效應就有解釋你說的一部分,只要能階不夠,不管多少光子打下去,金屬上的電子都不會游離
作者:
e49523 (濃濃一口痰)
2019-05-15 17:36:00我也是這麼想
作者: ethan0419 2019-05-15 17:37:00
吃下去一樣完蛋
作者:
BITMajo (BITMajo)
2019-05-15 17:48:00推
作者:
jupto (op)
2019-05-15 17:56:00其實遺傳物質鍵結夠強一樣能免疫輻射暗物質是指宇宙中普偏存在但是尚未有方法觀測到的物質 所以已經被觀測到的微中子應該不能算暗物質
作者:
twKuhaku (TW-[ ])
2019-05-15 17:58:00這個是不是跟日本核電廠事故後 雙方在爭的致死率有關?
電磁波=雨 高能粒子=80度熱水 我還沒聽過有人被雨打死的
作者:
EGOiST40 (廢文海賊團船長)
2019-05-15 18:22:00簡單 跟我想的差不多
作者:
kodo555 (kodo)
2019-05-15 18:44:00反正很危險啦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19-05-15 18:45:00暗物質就是目前還不了解的物質。(微中子說、反物質說都算不上正確)。dark是在形容他的奇異性,而不是顏色。光照不到的東西通常會用「黑」而不是暗。這樣說也不太對,應該說你「看不到」的是「黑」。
作者:
afking (掛網中)
2019-05-15 18:57:00殺傷力不能只以當下為準吧,後續核污染處理,醫療支出,土地資源無法使用,可能會讓人付出更大的代價
暗物質就是天文物理學家認為,那裡應該要有這麼多的質量,用電磁波觀測卻不足那個量。所以引入暗物質來補足那些不足的質量
作者:
LaAc (深淵戰士)
2019-05-15 21:39:00人體吸收的劑量也要乘上增建因子,不會把環境的輻射全部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