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rronbang: 蓋勳那家好像也有實力 07/12 06:22
: → andy82116: 蓋勳家在敦煌,太遠救不了近火 07/12 06:23
: 推 Cishang: 劉協就算了 毫無機會 劉辨還能討論討論 07/12 07:05
: 推 turnpoint: 劉協跟豐臣秀賴一樣,唯一的逆轉機會都是在10歲以前要 07/12 07:19
: → turnpoint: 做重大決策,怎麼可能做的到? 07/12 07:19
: → aton602: 演義太美化王允,他把投降的董卓部下弄到叛變結果自爆 07/12 08:53
演義雖然把王允當正面人物描寫(事實上在正史他也是正面人物沒錯)
但是王允的過失也沒有把他隱去啊,在我看來沒有美化多少啊。
你說的王允不赦董卓部下導致叛變,這點演義也有提到:
原文:
說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居陝西,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
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王允殺蔡邕演義也說他做的不對
原文:
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馬日磾亦密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
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
,遂致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左右,使吾等蒙
其訕議也。」日磾無言而退,私謂眾官曰:「王允其無後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
之典也。滅紀廢典,豈能久乎?」
當下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一時士大夫聞者,盡為流涕。後人論蔡
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殺邕,亦為已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