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真的啦
台灣最可惜絕對不是沒把遊戲做起來
尤其是線上遊戲產值 連韓國都沒甚麼在成長了
單機遊戲除了搞出話題 例如 赤燭的遊戲 誰會想去玩
我覺得真正可惜的是
台灣沒把遊戲討論區做大
FB大概在2011年上下在台灣才開始人氣高漲
在那之前 台灣的社交網站算是百家爭鳴
以遊戲來說
就是巴哈姆特 遊戲基地 最多再加上一個台灣論壇
三個如火如荼的在發展
尤其是巴哈
巴哈當初有完整的社交功能
而且web圖像化超級成功
講談版(類似場外或八卦版)這種"閒聊"性的綜合討論區
以web來說大概是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新穎
當時在美國的討論區風氣沒那麼盛行
他們比較流行「新聞式」的遊戲資訊網站(類似4game)
網友間的互動沒那麼強 玩家聯絡主要是靠MSN 或ICQ
不過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
蕃薯藤創辦人之一的陳正然說社群網路服務是未來
結果台灣政府一手好牌 完全沒看到大餅
FB twitter yotube在各大功能
後來取代了無名、YhooBlog、xuite...等
巴哈雖然是華人遊戲資訊領頭羊
但是依然走不出中文市場 這絕對不是只是語言問題
中國有一個很有名 大家很討厭的的軟體叫做抖音
還不是打入了歐美日的市場 他主要服務的對象也是中文圈
重點還是「用起來感覺如何」
如果巴哈給歐美人用 只要語言問題搞定 不敢說最大 但是絕對有市場
很可惜不知道為什麼
台灣當時就把市場鎖在台灣
而且一群食古不化的 當初還很反對巴哈web化
覺得那是小朋友在用的 大概就是現在PTT瞧不起手機用戶的感覺
但是事實就是這種封閉守舊想法真的慘
要討論台灣資訊產業
最慘的絕對不是遊戲 那就只是時勢所趨 我們本來就是軟體開發弱國
說真的 就算拿的出錢 要開發可以在世界大概大賣的遊戲 機率也不大
但是各種web社交網站
不只是遊戲類的
blog類的也是 影音類的也是
那才是真的自廢武功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