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是否喜歡天氣之子?
是,我喜歡
是否推薦?
是,單以一部動畫電影
是否滿意這次新海誠的作品?
否
==========================防雷頁==========================
第一,也是最影響觀影體驗的問題
節奏,或許是看過預告讓我有了不同調性的期待
但前期過於拖沓鋪陳、過多點到即止的主題並沒能融入劇情
對,我知道黑工、童工、色情剝削問題
和他們的困境以及面對如此「理不盡」世界時仍擁有的溫暖、光輝
對比「大人們」是個不錯的對照
這方面花了不小的篇幅,若要呈現東京的闇是好契機,可惜沒能展開
第二,與第一類似
剪裁,主要是接近尾聲處
最後被判保護管束3年很重要嗎?
3年跟3個月、3天有差嗎?
觀眾Care的是這個嗎?
對,我知道這是為了重逢間的空白有交代
等帆高成為大人,以一己之力,合理、合法的重回東京
對此我更偏好言葉之庭的手法
簡單幾個Cut側寫,一方面帶出後日談,一方面適當的留白更增遐想空間
較細的情節可在小說中補完,使故事更豐滿
你的名字沒有這種感覺則是這種追尋本來就是故事的主旋律,且收尾就收在開口後
非常乾淨俐落
或許天氣之子可以收在讓陽菜再次戴上戒指?
畢竟戒指象徵帆高與陽菜的心意,也是促使帆高最後採取行動,扭轉世界的信物不是嗎?
再次戴上不也象徵歷經風霜後再次開始的兩人嗎
第三,或許這是個人偏好
個性,新海誠或許是有意無意不利用背景堆疊人物
(他在訪談提及不希望角色因心理創傷而行動)
但角色要嘛堅持自身的道路,堅持到說服觀眾
「對,你是正確的,僅管不被世界認同,但我們認為你才是正確的」
要嘛就是逐步成長、改變,欣欣向榮的熱血青春
但我雖能理解帆高的心情、動機、行為,能感到他的絕望、寒冷、憤怒、無力
亦能感到他所受到的溫暖、感動、喜悅、青澀
在如此豐富的情感洗滌後為何還會質疑自身的選擇?
莫非要背叛那最初、最純粹的戀心?
憑什麼是陽菜?! 台詞不也說「這樣就好」「別再奪走了」嗎?
或許新海誠就想型塑一個如此的主角,但我個人認為選擇後肩負起責任會是成熟的表現
接著就是很個人的陋見
關於「選擇」與「責任」
其之一,關於犧牲自己拯救東京這件事陽菜本人怎麼想的
當然這方面個人主義與群體主義可以有許多爭論空間
我們也看到過去是採群體主義,創造出繁華的江戶
而帆高也做了他的選擇,沒有了陽菜,放晴了也開心不起來
但陽菜呢?對於這樣的命運他怎麼想?
雖然不捨帆高與弟弟但仍然接受?
身為晴女看到眾人笑顏後的使命感?決心要讓藍天再現?
還是帆高睡前的那句 「嗯」?
陽菜真正的想法不但彰顯主體性,更能拓展討論深度
還能延伸至電影討論的責任問題
其之二,消極責任
先簡單說明消極責任
如果今天你走在路上,看到一顆小石頭,隨意的踢開
幾天後來了台風,把石頭沖到車道邊,
又過了幾天有人騎機車經過時輾到小石頭,出車禍,過世了
以消極責任的觀點是你害死了他
你或許會說這到底干你屁事
但若你當初不踢那顆石頭那名騎士就不會出車禍了,更不會死了
台灣跟日本社會其實都有相當高程度消極責任的問題
帆高也是受同樣邏輯的消極責任所苦
不知新海誠是有意還無意的託圭介之口說這不是帆高的責任
但這就是為何我認為陽菜選擇如此重要的原因
因為從觀眾和帆高的視角會認為會有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我們的選擇
其實不然,一開始需要活祭才能保持正常的世界才是錯的
「就算結果並非我們所樂見,但我們並沒有期許這樣後果,我們不應受這樣的罪」
既然都做出個人主義的選擇了或許可以把整個邏輯都說完整
不然東京豈不白淹了
當然如果這樣整齣劇會聚焦在選擇、責任上,其他主題注定筆墨不足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我還是很喜歡新海誠,喜歡天氣之子
喜歡他的雨滴、他的水窪、他的波光粼粼
水的靈動、水的威勢、水的浩瀚無垠
僅管說了許多對劇情的意見,但角色爆發的光芒、配樂、頂尖的畫面都讓天氣之子注定不凡
最重要的是
陽菜這麼香!!!
新海誠,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