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從魏滅蜀開始談起,《晉書段灼傳》:
"昔伐蜀,募取涼州兵馬、羌胡健兒,許以重報,五千餘人,隨(鄧)艾討賊,功皆第一"
這時還看得出來有在募兵,以彌補曹魏州郡兵、中外軍的不足
約莫265年司馬炎即位前後不久,所頒布的《乙亥詔書》,參見於《晉書段灼傳》:
"州郡將督,不與中外軍同,雖在上功,無應封者"
州郡兵對付的敵人等級不高時,不給封賞很正常?更可能仍保留募兵輔助的管道,而把獎
勵歸給了所募之人
對此制度,顯然段灼不以為然而上奏
司馬炎讀完段灼的書奏,只是"覽而異焉",並給讀完段灼雜號將軍、太守來當
而未提及同意的論述,故合理估計一直到禿髮兄搗亂,都還有這情況持續住
然而等到27X年代,文鴦等人打爆禿髮兄後幾年,馬隆又準備去討伐禿髮兄時
得到的回應是這樣的,《晉書馬隆傳》:
"公卿僉曰:「六軍既眾,州郡兵多,但當用之,不宜橫設賞募以亂常典。隆小將妄說,
不可從也。」(晉武)帝弗納"
眾議皆以為州郡兵雖然素質不若中外軍,然以量取勝,亦足夠拿去幹掉外族
簡而言之就是面對日薄西山的樹機能,還毋須動用到精銳的中外軍,更甭提招募精兵了
所以一統天下的目的達到,裁減為數不少的州郡兵就成了當務之急,《晉書山濤傳》:
"吳平之後,帝詔天下罷軍役,示海內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晉書陶璜傳》:"吳既平,普減州郡兵,璜上言曰:「交土荒裔,斗絕一方..」"
最後談一下晉朝高層,在東吳名將陸抗死後,怎麼看待禿髮兄的威脅,《晉書馬隆傳》:
"(楊)欣為虜所沒,河西斷絕,(晉武)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歎曰:「誰能為我討此虜
通涼州者乎?」"
注意他們要的是通涼州,或許指的是通商貿易的路被阻斷,而非嚴重到足以威脅雍涼的安
危
所以結論是我認為禿髮樹機能歷經275、277年連續被洗臉後,扯晉朝後腿而拖累晉滅吳的
程度,其實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