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這詞為何總是充滿火藥味,原因就如前幾篇推文內有提到的關鍵:
「神作」這兩個字本身就包含講者對聽者的價值觀批判。
閱聽者在欣賞一部作品時,一定會從自身的經驗、知識出發,去了解創作者
筆下的角色面臨到什麼樣的困境、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做出那樣的決定等等。
也因此限制我們去了解一部作品的枷鎖正是我們自己,如果自身觀察力、知識
、理解力、同理心不足以了解作者所描繪的細節,那自然無法產生認同感。
我不知道西洽的大家對於第四台八點檔的內容評價如何,我自己覺得八點檔
看起來很尷尬,人物的情緒浮誇、劇情狗血、轉折生硬、發展也常常模板化,
對我來說這樣的創作內容無法帶給我感動,但為什麼八點檔依然歷久不衰?
因為有足夠的市場支持著這樣的創作,表示有足夠多的人喜歡欣賞這樣的作品,
所以創作者依然能藉由這樣類型的作品獲得利益。
所以當我們在說某作是神作、某作過譽的時候,經常是表現出:「我有足夠的深度
了解到我口中這部神作有多厲害,過譽的作品在我看來太淺了不夠精彩。」,
這樣子的起頭當然會引起兩邊的對立,沒人喜歡自己的價值觀被貶低。
但是,作品鑑賞力確實有深淺的差別,我也不是多有鑑賞力的人,身邊有朋友每周
固定會跑誠品光點看影展片,對他們來說我很喜歡覺得很棒的動畫他們看不下去,
我對於大部分他們看的影展片也是真的看不太懂,小偷家族 / 婚姻故事 / 寄生上流
大概是符合我程度看得懂的上限了,我知道在這之上還有更多的作品我程度不夠還看不懂
,但我也滿足現在能帶給我感動的這些作品,也不會覺得他們對動畫態度尷尬令我生氣。
回到主題,銷量是判斷作品是否受到多數人喜愛 & 願意掏錢買單的指標,但不是衡量
作品內容好壞的標準,連之一都不是,作品的好壞應該從內容來評價,銷量只是表示
商業性的成功與否而已。 簡單說,你覺得這作品好不好,不需要銷量也能說得非常清楚,
銷量的好壞可以另外討論,但不影響作品的好壞,剩下就是不同標準的人互相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