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owerstone3 (尷尬優文肥宅)》之銘言:
: 這行本來就很吃天分
: 練到吐血人人都會
: 想到頂端看的還是才能而已
我個人是不太認同才能至上,雖然是很重要沒錯。
我自己上過配音班(其實主要目的是考察培訓和工作的內容)
天分算重要沒錯,
有男生天生嗓門就宏亮又附帶磁性。
有女生本身聲音就清脆又優美。
有人本來就擅長用各種假音說話;
有人咬字清晰;有人台語超溜;有人不怕生敢說敢演……等等。
這些老師都會說是加分項目,但是也不代表你沒這些天分就練不起來。
之後我工作上接觸到一些日本聲優的現場錄音工作,感想是:
只要能被認可為聲優的人都很厲害。
再講明確一點,則是:
能和事務所簽約的聲優,應該大多數都有足夠的專業能力。
我接觸過的專案是發包給事務所,再由事務所接洽旗下聲優進行配音。
(比指定不同事務所的聲優便宜,而且包含錄音室使用費用。)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名不算有名的年輕女聲優,
她負責一個戲份頗重的角色,
我們給的範例則是由一名聲音頗獨特的女聲優配音的經典角色。
(為了方便聲優抓感覺,事先事務所會要求一些範例當參考。)
我們抓那個角色當範例的用意其實只是性格層面上的參考,
但是她一進錄音室一開口,坦白講我有被嚇到了。
她模仿那名知名女聲優的音調模仿得維妙維肖,乍聽之下很難分出差異。
性格方面也是完美抓住了我們備註所提的需求。
我當下除了「事務所真猛」、「社長好會挑人」的想法之外,
還有一個就是「她之後應該會紅吧」。
畢竟配音的實力是有的,人也很漂亮。
感覺上就是個潛力新人,事務所也是知道她的能力,所以給了她戲份較重且和拍的角色。
之後專案需要新增語音,所以再請事務所協調聲優們幫忙補錄。
可是,事務所卻告知我們其中一名聲優已經引退了,
好巧不巧就是那名我印象很深刻的年輕女聲優。
知道這消息後,我當下體悟到日本聲優界的競爭激烈真的不是假話。
殘酷的是這些新人的能力其實不會落差太大,很多時候缺的真的就是單純一個機運。
最為有利的機運就是拿到「主役」,
幫主役配音會受到的關注度遠高於配角,
而且一但作品紅了,聲優跟著一起大紅大紫的機率也很高。
當時在事務所錄音的時候,也就是有一名年輕的男聲優接到主役的工作。
他本人、事務所的社長、音響監督聊到這件事時也頗為欣慰。
雖然我們專案規模不大,也只是遊戲不用像動畫那樣配合畫面講台本。
但是幾次錄音下來,接觸到的聲優都非常專業。
聲音要高要低、語音要快要慢、
這句要帶哭腔、這段要邊說邊忍笑、這幾個字要故意裝可愛、
這個角色能切換年齡,所以要同時錄製成年和幼年時的聲音……
每個聲優都能不斷切換各種聲線或音調,完美達成我們的需求。
另外一名我印象很深刻的聲優則是一位看起來應該只有20歲上下的少年家。
他接到的是一個需要用低沉磁性聲線講話的BOSS級角色,
和他的外表和平時講話的聲音相差甚大。
可是當他一開口錄音,我又被嚇到一次。
那低沉且帶有威嚴的聲音和他的外表形成讓人訝異的反比,
雖然沒有檯面上知名男聲優那種渾然天成的感覺,但也算十足的超齡表現了。
但這些聲優不一定每個都很有名氣,
有些是剛從聲優學校畢業,有些打滾了數年還在努力,有些接過主役但沒有受到關注。
儘管我們只是一個台灣的小專案,理論上不會對他們的生涯帶給太多正面關注。
但那些年輕聲優都把自己的儀容都打點的非常完善。
見面也是先180度鞠躬再自我介紹,努力給任何的業主留下好印象。
而且俊男美女其實不在少數,特別是年輕一輩的更是如此。
白箱裡的靜香是硬派寫實無誤。
像她那樣有一定的實力和外表,但是卻苦無出頭機會的年輕聲優在日本是比比皆是。
白箱裡面選拔聲優的會議也真的是硬派寫實。
事務所的社長在聊天時有點感慨的說:
「現在的年輕聲優都要會唱歌跳舞了。」、「時代不一樣了。」
因為競爭太激烈,所以他們也只能努力增加自己的加分項目。
從梳妝打扮到唱歌跳舞,甚至是外語能力之類的都有人在努力增進。
以求更有機會獲得機運,或者在機運降臨時能更加掌握住。
這也和爭論比較大的聲優偶像化的部分有關。
我自己是不會對唱歌跳舞反感啦,畢竟那是聲優自己努力學習來的加分項目。
而且坦白講,也是客群有這方面的需求,聲優才會去增進這方面的能力。
只是我個人心理上還是不太喜歡那些以選拔偶像聲優為目的作品,
因為有些作品已經變成偶像化的唱跳 > 配音能力本身了。
這算是我個人看作品的時的心理潔癖,
但我本來就不是那些作品的客群,所以也沒資格說什麼www
一點心得,大GUY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