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ricTCartman (阿ㄆㄧㄚˇ)》之銘言:
: 在蟻王篇開始,莫老五曾如此訓斥過從彼特面前逃走的奇犽
: 「在和念能力者戰鬥時,談論勝算這種東西,你就已經偏離主題了」
: 「一般而言,我們並不清楚對手的能力
: 一瞬間的膽怯、鬆懈,會成為一擊扭轉輸贏的致命傷
: 表面上的氣的總量,不構成安慰自己的理由」
: 「有輸有贏是理所當然的
: 這才叫以念能力戰鬥
: 不過即使如此 我還是會以百分之百的勝算來戰鬥!
: 這才是念能力者的氣概」
: 「被對方的氣嚇走,因而逃走... 你已經失去戰鬥的資格...比輸家還不如。」
: 奇犽當下也沒有反駁,但在事後表示自己認為還是有計算勝算的必要
: 請問莫老五的勝負觀,到底是在講幹話還是認真的?有具體體現在討伐行動之中嗎?
這在現實很常見啊 就是講如何讓自己戰勝失敗主義
時間撥回1774年的美國獨立運動 當時的喬治華盛頓 擔任全殖民地軍隊的總指揮官
眾所皆知的 從1774-1776年 華盛頓所率領的大陸軍
由於人數 裝備跟訓練 甚至是華盛頓自己本人的指揮 都不及當時的英軍
在這兩年內
幾乎輸掉所有的關鍵戰役
在1776年的長島戰役後 不但前線軍官跟士兵 都在咒罵華盛頓這庸才
逃兵的逃兵 叛逃的叛逃
而且國際上覺得美國獨立快失敗了
連美國殖民地人民也失去信心 殖民地後備募兵竟然也沒人願意加入
在當時 國際上任何軍事學家 對比兩方資源 訓練 軍事 還有指揮 相差如此巨大
應該都能得到這個結論 : 美國獨立快失敗了
不只國際上 美國殖民地人民也這麼認為 甚至華盛頓自己也懷疑過
看樣子 美國獨立只是曇花一現 大英帝國依然不可動搖...
但是 華盛頓本人 並沒有這樣放棄
1776年 他組織了一場突襲 在聖誕夜裡 帶3000多人衝去特倫碩欺負1000多人的英軍
指揮得依然不怎麼樣 但是這小戰役
還是在人數跟突襲中的優勢 把英軍打爆了
當時英軍根本只是受到皮毛之傷 對整個戰役幾乎沒有影響
但是華盛頓卻向殖民地宣傳跟證明 :
我這廢物也是能打勝仗的 美國人還是能打爆英軍的
很有意思的是 當時華盛頓跟美軍 就是一直輸 輸到大家都麻木
當時他打敗仗根本已不是新聞
結果當他打贏了 就變驚天動地的大新聞了
一直悲觀慣了的美國人
驚聞華盛頓這樣的廢物都可以打贏英軍 突然興奮了起來
大量的人開始覺得自己可以打贏英國佬
那些批評華盛頓還不如認輸的將軍和軍官 也覺得面子掛不住
結果一直被鄉民酸的募兵人員突然被熱情款待 美國佬的自信心就是這樣爆了出來
接下來的一年 美軍依然常吃敗仗 但是華盛頓也依然沒放棄打贏任何一場勝仗
繼續帶著大陸軍"轉進"各個戰場 美軍雖敗 但士氣沒垮
華盛頓不放棄的鬥志 讓國際開始注意到
英軍不是所向無敵的 美軍也沒那麼容易垮
這年開始 事情終於開始好轉:
曾服役於普魯士軍參謀部的軍官 弗里德里希·馮·施托伊本 前來佛吉谷
自願幫忙訓練華盛頓軍隊 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訓練大幅增進殖民地軍的戰力
使殖民地軍得以擺脫烏合之眾的狀態
同時 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 美軍的戰勝 吸引了法國
讓當時的法國認為 英軍顯然無法攻克整個新國家 因此法國決定正式與美國結盟
在普魯士軍官的訓練 和法國的援助下 美軍已經開始能跟英軍打成平手
而且華盛頓的戰術雖然拙劣 但是他的戰略面卻是傑出的:
持續拖延敵人軍力
使英國人如同當年的漢尼拔攻打羅馬一樣 "攻到門外" 但卻"不得其門而入"
很快英國人了解到 長期作戰只是浪費資源 他們只能追擊美軍進行混戰
卻無法徹底捕捉到美軍的主力
華盛頓已經了解到 這場戰爭
主要以外交途徑取得最終勝利 而不是靠著各殖民地的士兵們
結局呢? 英國不玩了 1783年 巴黎條約的簽署 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如果1776年的華盛頓 是個對勝負計算夠精的軍事或政治家
早該建議殖民地政府向英軍有條件投降 以換取跟未來相比較好的投降條件
但他沒這麼做 當然可以說這是後見之明 畢竟他未來是美國國父
但是在1776年的當下 那種絕望的客觀條件下
試問諸位 有誰還能像他一樣 堅持住自己的作戰意志持續下去?
勝負 在歷史上 是個很有意思的玩意兒
最後勝利者 很多時候 都不是當下條件最好的人
而是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最後的人
如果你有這樣的歷史觀 再看看莫老五的這段話 就也不會感到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