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m09 (柊é¡)
2020-04-17 00:39:48※ 引述《seedhyper (下雨)》之銘言:
: 不知有沒人看姊嫁物語
: 如在哈薩克
: 金子做的懷錶 會只有價值50堅戈??
: 他們一堅戈是多少美金/台幣?
: 50堅戈 如在台灣大約是多少錢?
: 買方說這邊黃金並不稀奇
: 你到其他地方也是這個價錢
: 想問說哈薩克哪地方黃金不稀奇?
: 或是說這遍地產黃金是漫畫虛構的
哈薩克在伊犁、天山、帕米爾山區都有金沙出產,
俄國人從17世紀以來的考察紀錄都有提及這事,
但實際的黃金產量不算太多,貴金屬主要來自於貿易。
19世紀中亞的貨幣大致上分成3種:第勒姆(Dirham)、騰格(Tenga)、普爾(Pul)
第勒姆類似阿拉伯世界的第納爾金幣,平時少用;
騰格是最常用的銀幣(少數是金幣),哈薩克堅戈就是騰格的譯名之一,
普爾則是幣值最小的銅幣。
中亞各汗國的統治者都會自己鑄新幣,但貨幣成色差別很大,
幣值很不穩定,每個城鎮的兌換率也不同,
以布哈拉在19世紀中葉的情況大約是:1第勒姆 = 24騰格 = 1000-1500普爾
兌換成1860年代的俄國貨幣時,1第勒姆 = 4銀盧布
當時俄國在中亞雇用一位土庫曼傭兵的月薪是40戈比,也就是0.4盧布。
俄國在1885年貨幣改革時,和各國的匯率大約是
1盧布 = 0.24英鎊 = 0.77美元 = 1.8g黃金
硬要用現在的台幣換算的話,1盧布 = 3000新台幣
所以1騰格約略等於500新台幣,但考量物價差距,數字絕對更高。
俄國征服中亞後,第勒姆和騰格還是可以繼續發行,
但隨著時間嚴重貶值,且逐漸被盧布取代,最後在1920年完全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