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羅馬人與基督徒或猶太教徒的衝突真的很有趣,可以說是「一神教」與「多神教
」兩種不同信仰方式產生的衝突,就像比較偏多神信仰的東方人有時候會搞不清楚一神教
到底為什麼氣噗噗一樣,羅馬人可能也搞不清楚猶太人和基督教徒在想什麼。
先說猶太人。其實羅馬對猶太的政策以一般人的觀點來看並沒有特別糟糕,扣除卡利
古拉這種少數幾個比較討厭猶太人的皇帝,羅馬時期猶太人的地位至少比過去的大希臘時
代好一些:羅馬人承認猶太人與希臘人具有同等經商的權利,也同意猶太人在居住的區域
按照他們習俗可以星期六休息,沒領到的小麥可以星期天補領,甚至讓成為羅馬公民的猶
太人依然可以不用服兵役,
但是並不是所有猶太人都對此感到滿意。當時的猶太人可以分成兩大族群,一個是居
住在耶路薩冷地區,最傳統的猶太人;另一個則是居住在亞歷山卓等其他大城市的猶太人
。居住在其他城市的猶太人過去長期被希臘人打壓,十分歡迎羅馬的統治;不過耶路薩冷
的猶太人,特別是極端派並無法接受,他們還是期待建立一個神權統治的國度,導致了羅
馬與耶路撒冷的摩擦,終於在尼祿時代與哈德良時代兩次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尼祿時代的
故事前面幾位板友都分享完了,而哈德良時代則是在皇帝鎮壓了叛亂後下達了「離散」的
命令,禁止任何猶太人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這讓猶太人在接下來的千年流散在各地,期
盼著回到映許之地的那天。順帶一提,這兩次叛亂的同時,居住在其他地區的猶太人幾乎
沒有任何響應的行為,他們大多屬於猶太人中的溫和派,與耶路薩冷的激進人士不同,他
們並沒有那麼強烈地要求建立神的國度。
至於跟基督教徒相處,羅馬人就沒有如此地寬容,不過這部份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
兩邊看事情的角度天差地遠。
信奉多神教的羅馬人習慣將死去的皇帝神格化,這樣現任皇帝就是個「半神」。這樣
的習慣也讓羅馬的神明非常地多,甚至有個說法是假如每個羅馬的神明都要一個紀念日,
那麼一年都不夠用。這也是導致他們與一神教的基督徒根本無法互相理解的原因:羅馬人
曾經試圖把基督加入羅馬諸神的行列,但是這樣的行為對於基督教徒而言是重大的褻瀆,
自然不了了之。而羅馬人敬拜皇帝的習慣也讓基督教徒大為感冒,畢竟皇帝是半神,而基
督教徒不希望敬拜其他神明。
如前面其他板友提到的,羅馬人審判基督教徒的方法是叫基督教徒咒罵自己的神明或
是敬拜羅馬皇帝的雕像,甚至到了三世紀或戴克里先時代都是如此。其實從多神教圖的角
度來看會覺得沒什麼,畢竟同時拜佛祖拜太上老君拜觀音拜關公的人不在少數,羅馬人也
是這麼想,他們過去征服的其他民族,像是埃及人或高盧人,都還是保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只是在羅馬的祭典時也意思意思出席一下。但是基督教徒卻不會接受這件事情。
至於鎮壓基督教徒的力道也是個很值得討論的點。實際上在三世紀之前,扣除尼祿這
種為了轉移民眾壓力而抓基督教徒的皇帝之外,大部分皇帝對基督教徒的態度都頗為被動
,並不會主動搜捕。不過到了三世紀整個帝國的輿論開始改變,三世紀的羅馬面臨了諸多
危機,北方日耳曼人連年入侵、與波斯人的戰爭失利、國內此起彼落的叛亂,這讓一部份
的人開始尋求心靈上的慰藉,畢竟無論什麼時代生活困苦都是信仰發展的起因,基督教徒
的數量也開始增加。不過其他羅馬人卻開始無法忍受基督教徒的行為,特別是基督教徒拒
絕服兵役,這讓面臨戰爭的羅馬人無法接受,或許對當的羅馬而言,他們能接受因為民族
而給予不同特權(猶太人),但仍無法接受由信仰給予特權吧。三世紀出現了幾個鎮壓基
督教徒的皇帝,不過這幾個皇帝大多在位期間不長,所以鎮壓基督教徒的工作往也是有一
搭沒一搭,直到戴克里先繼位後才大規模地鎮壓基督教徒。
戴克里先鎮壓基督教徒之所以能在歷史上留名,一方面是因為他在位期間夠長,另外
一方面是他的手段十分地有系統。最主要的鎮壓原因還是兵役問題,戴克里先時代對羅馬
進行了一番改造,讓許多制度都與過去不同,其中包括極為失敗的均一市場價格、還有到
了中世紀依然存在的「父業子承」,也就是規定小孩只能和父親當同一個行業。這個手段
被很多人視為強制徵兵的政策,因為當時羅馬的國防能力減弱、加入軍隊的人數減少,才
用這個手段強迫士兵的小孩來當兵。問題是有些士兵的小孩剛好是基督教徒,他們不願意
當羅馬的士兵,試圖逃兵的行為引起了戴克里先的憤怒,展開了長達十年的迫害。
在歷史上一神教與多神教的衝突有許多次,而由於基督教成為主流的關係,羅馬與基
督教徒的衝突大概是最為人知的事件。一神教間的衝突比較容易理解,信奉上帝跟信奉阿
拉的人兵戎相見雖然對東方習慣多神信仰的人們而言有點無聊但還不是不能理解,但一神
教跟多神教的衝突則超出了宗教衝突、反而更像是意識形態的衝突,只能說那個時代宗教
製造出來的問題搞不好比解決的問題還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