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網小這塊市場其實非常非常非常小
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如此
因為99.99%的網小都沒有曝光率
即使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網小
也不過就小圈子內紅而已
要像日本那樣多媒體化是幾乎沒有的
而且網小的讀者數量實際上也非常非常少
現代消費者早就被教育成圖像化的視聽習慣
就算是日式輕小都有懶得讀了
更何況網小
用銷量來說話
累計一百萬銷量就可以算作一部中堅等級的漫畫
而累積一百萬銷量在小說圈內就可以算是頂尖作家了
就算是台灣市場上的暢銷書通常也不過就賣個幾萬本而已
在這種極度惡劣的環境下
能在台灣網小市場脫穎而出的
文筆都會有一定水準
要做到讓人流暢閱讀不會太乾澀那是最基本的
日本現在則是劇本荒
動畫公司也不願意承擔太多風險
所以才有製作委員會的體制
而題材也趨向輕鬆,保守,容易改編等條件
不用太頂尖的作品和文筆都可以改編動畫
而且跟台灣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
台灣的資方一樣很保守
所以能改編的作品都是那種已經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作品
(或是政商關係良好的作家)
日本則剛好相反
他們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商品化機制和行銷流程
就算是平庸甚至低劣的作品也能捧也能炒作
所以動畫化反而會變成一種促銷手法
因此也才有那種動畫化失敗造成原作銷量下跌的情況
但凡世界上主流的文字創作
能在一國大紅甚至是營銷海外的作品
通常都是冒險類富有想像力和刺激的作品
日常的話也會富有思想
日式輕小文筆不行
流水帳太多,文字冗贅
情節都大同小異
要不是喝茶吃餅就是毫無想像力
而且天底下也只有日式小說的標題會越來越長
無聊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