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omic 看板 #1V6fGxQI ]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看板: Comic
標題: [閒聊] 迪士尼與手塚治虫的助手制度
時間: Fri Jul 24 15:56:39 2020
這是由另一篇討論延伸出的額外議題,當提到手塚治虫對日本漫畫界貢獻
時,其中之一就是他帶來了助手制度。在1970左右,他每個月可以交出 400頁
稿子,這種高額產量是單兵作戰難以迄及的,據說就是助手制度的功勞。
有些書會寫他創造了這套系統,但有些書則是寫他「引進日本」(import)。
因為之前討論到美國文化對他的影響,這裏把當時背景相關事件列出來方便比
對。
在美國,紙本漫畫因為1938年超人爆紅,超級英雄漫畫興起,那時美漫作
者(或作家/畫家組合)是將自己的作品拿去出版社投稿看能不能被採用?這
種模式一直到七○年代都還在使用。但超人的兩個作者採取的方式是將版權賣
斷(畢竟沒人有信心超人會紅),然後簽約成為國家漫畫出版社旗下作者。這
個決定造成的影響,就是當他們來不及供稿時,國家漫畫出版社就有權找影子
寫手和影子畫家來代工,只是還是掛他們名字。而等到十年合約期滿後,國家
漫畫出版社毫不留情把兩人踢走於是被兩人告上法院。這新聞在漫畫界鬧得很
大,當時喜愛超人的手塚正進入金銀島時期。
另一種作畫方式則是在1930~1936年之間興起,當時美漫主流還是連載報
漫,出版社整理報漫重印、出版合輯時,會將原本黑白漫畫著色。這時就有一
個專門外包著色的服務商出現了:Eisner & Iger ,老闆也就是日後被美漫迷
戲稱成「我們美國也有自己的漫畫之神」的 Will Eisner─埃斯納獎的紀念對
象。這個服務生意不錯,壯大後甚至可以接出版社案子製作新漫畫,埃斯納旗
下提供了很多影子作家和影子寫手,蝙蝠俠就是在這種模式下出現的。蝙蝠俠
的畫家Bob Kane掛了名,但他雇的作家 Bill Finger在到幾十年後死掉才正式
受到承認,而日後大名鼎鼎的 Gardner Fox 也是蝙蝠俠影子寫手之一。
作畫分工、影子團隊這類作法也就是今日美漫製作分工化、產線化的源起
之一,但是這也不是憑空獨創,而多多少少受到當時竄起的另一個產業影響:
迪士尼動畫!在米老鼠成功後,華德迪士尼不顧眾人恥笑花大錢拍了全動畫《
白雪公主》,並奠定了分工產線的動畫製作模式。他們最主要的敵人佛萊雪兄
弟工作室(Fleischer Studios)當時以製作大力水手和貝蒂娃娃(之後日本
漫畫大眼睛表現的濫觴)聞名。佛萊雪兄弟工作室還想堅持工匠品味,但最後
也撐不住趨勢,在1939年跟著產線化,最後的作品就是動畫版超人,在倒閉後
仍然催生了太空飛鼠。
這兩間公司都是公認直接影響到手塚的創作風格,手塚在自傳中有說,大
力水手和貝蒂娃娃是他從小看到大的卡通,而白雪公主他看了五十次,小鹿班
比看了八十次,讓他立下志願作動畫。手塚早期漫畫中的人物表現常常可以看
到大力水手、菲利貓的影子,而原子小金剛形象明顯就是來自美國超級英雄(
「アトム大使」英文卻叫 Captain Atom ,他身穿紅披風,動作則像太空飛鼠
。在1979年與小野耕世對談時,他也直接就說小金剛的飛行方式跟超人一樣)
。1979超人電影上映時有出一本與電影完全無關的原作小說,日文版就是手塚
治虫跑去翻的,完全是個受到美國動畫影響的超人迷。自傳中也透露出他對美
國全動畫到有限動畫之間的進程很清楚。當他的助手制度「正式版」上線時,
也正是他想開始搞動畫的時候。
アトム大使(1951)
https://0rz.tw/3Xojt
ピストルをあたまにのせた人びと (1952)
https://jaa2100.org/entry/detail/035911.html
回來日本。所謂手塚治虫對助手制度的貢獻,並不是簡單的「因為太忙所
以他想到要雇助手幫忙畫」,這種助手只是代畫而不是助手制度。像1954年九
州大逃亡時,找不到他的出版社趕緊找了其他畫家充當影子畫手救援,而找到
他的出版社就壓在他在九州趕稿,臨時找來的當地助手日後也自己出道,就是
松本零士。可見這種代畫作法並不稀奇,手塚自己也說當時很多兒童漫畫家都
找徒弟或助手,這些助手每天通勤去上班代畫,最誇張的某些畫家甚至只出一
張嘴。
那為什麼說手塚治虫的助手特別?因為他(自稱)不收徒弟,他用的「助
手制度」不是代畫,而是從技術上作分工。例如他會畫一張表上面有著各種風
格的草地,然後在原稿上指定要補上哪種風格。手塚的助手會依照指令,到表
上找到對應範例,並畫出那種風格的圖。這讓原本耗時的多人創作方式變成可
以快速進行的工業產線。
他的第一個「助手」是少年画報社的責任編輯村山(《サボテン君》,1951),
為了早點拿到稿子,村山自告奮勇下海幫忙塗黑作業。後來各出版社責編見狀
也紛紛加入,塗色的塗色、描墨線的描墨線、什麼都不會的至少可以擦掉鉛筆
印,手塚就依工作叫他們上墨人、塗白人、上線人(ラインマン)等,這是技
術分工的開始。接手村山的責編福元一義還因此畫上癮,之後也變成漫畫家。
之後第一個真正有能力代畫的助手是安孫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安孫
子說他和藤本弘(F)去拜訪老師時,驚訝看到責編在幹這種事,於是決定加
入幫忙(藤本弘則跑了)。他說「當時助手制度還沒有出現」,也就是責編和
他都只是來自願(或非自願)幫忙而已,手塚在書中也很誠實,直接說他是「
代筆」。後來遇到來毛遂自薦、資質不錯的新人,手塚都會凹看看幫他代筆,
所以有了一堆當過「助手」(代筆)的常磐莊小夥伴。
到了1957年,飯沢匡覺得這現象很有趣,以「ベタマン」(塗黑人)為題
寫了篇短篇小說,卻害手塚被漫評大肆評論。他們說這種製作方式根本不算獨
立創作,並要求小学館漫画賞不能頒給他。也在同一年,他覺得寫信給他整整
五年不中斷的笹川ひろし很誠懇,決定正式雇來成為第一個真正全職助手。之
後手塚投身動畫成立蟲製作,開始發展出產線化才成為後世所稱的「助手制度」。
不是手塚肚裏的迴蟲,我不能說他是「抄襲美國作法」,但對一個熟悉當
時美國產業模式而且正準備往那個方向前去的人來說,我認為說「分工助手制
度」受到美國動漫發展影響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