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lleryuan (龍鳥)》之銘言:
: 日文的問題是五十音太少了 有些人懷疑在歷史上有缺失過
: 一個語言的基本音太少會有一些問題
: 最常見就是聽到那些母語沒有的音會辨識不出來
: 辨識不出來當然就發不出來
: 小島的潛龍諜影就有玩過這個梗 裡面有壞蛋會把機密置換成亂碼
: 手下就算想要洩密都洩漏不出去
: 這個亂碼就是【La Li Lu Le Lo】
: 這個是日本五十音沒有的,所以在日本人聽起來完全是毫無意義的雜音
: 也沒有辦法寫下來 文字系統不相容
: 附帶一提,日文的【らりるれろ】在英語使用者聽起來是【Ra Ri Ru Re Ro】
: 所以會說日式英語是【Engrish】就是這樣
: 這個其實每種語言都會有 本來就沒有一種語言能涵蓋所有人類能發出的音
: 但有些語言使用的音就是特別少
: 這方面台灣注音符號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 能用的音實在太少了
: 組合也受限 太過強調【正統】 像日本人不加個母音就發不出來一樣
個人有些意見想補充,以下姑妄言之
首先,L、R不分並非日語獨有現象,韓文也是如此,台語亦然,這也是為何許多母語是台語的人在發「ㄌ、ㄖ」會出現不分的狀況。
其次,日語發音是否曾出現過缺失仍屬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為了補足發音量不足的問題,日語擁有在其它語言中較為特別的現象,就是「發音長短意思不一樣」。
比如說在中文哩,我們講「台灣」跟「台~~~~~灣」的意思是一樣的,不管我們故意把音拉多長,意思都不會變。
但是在日語中,「ビル」(biru,建築)跟「ビール」(biiru,啤酒)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也就是是說,透過拉長音的方法,日語可以在發音量少的基礎上,創造出無數的「排列組合」,以達成所欲傳達的意思。
補充萬國音標圖:https://imgur.com/f0I9624,此圖百年來經過數次修正,囊括所有語言的所有發音,僅母音就有28種。
其次是原原PO那篇底下不少推文提到,日語的「語序特殊」,也就是說,我們說「我吃飯」(SVO,主詞、動詞、受詞),英文也是如此:I enjoyed lunch meal.
但日文卻是「ご飯を食べる」(我飯吃,SOV,主詞、受詞、動詞)
這種語序首先影響到的事情是為什麼動漫中「告白」特別不容易XD,因為與其他語言不同的是,「喜歡」必須要在最後才能說,然後ry)
其次,可能與多數人印象不同的是,日語SOV在語言中才是常態,目前全世界已知多數語言都是採用SOV語序,而且比較古老的語言,如拉丁語等都是這種語序。
我們之所以會把SVO當常態,除了母語中文為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外,全世界絕對支配性的語言,英語也是這種語序,而現代英語幾乎是拉丁語系中最年輕的語言。
其實把動詞放在最後面的語序占多數且古老語言多是如此並不意外,首先,不管是學英語、日語,最雞歪的一定是動詞,光時序(什麼過去式、完成式blablabla)就能煩死人。
事實上,中文也有複雜的時序,只是因為母語而沒感覺,比如說「我吃飯」這個句子,乍看之下並沒有錯誤,但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奇怪感,如果我們把它改成:我「正」要吃飯、我吃「了」飯等,相信會自在許多。
這種痛苦在嬰兒期就結束了,如果板上有為人父母的應該都有發現,嬰兒最後學會的通常是動詞,講話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將動詞放最後面,例如「爸爸、玩具、拿」,因為最困難。
這也是為何古老而多數的語言會採用SOV的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