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xcmoney (ä¿®å¸)
2020-08-01 22:02:31※ 引述《aOwOa (解剖青蛙的飛鼠)》之銘言:
: 根據wiki
: "「宅男」最初的定義即從御宅族的延伸用法而來,由於最初網路上的御宅族普遍都是男性,從而延伸出了「宅男」這個詞彙,並開始被華語社會廣泛使用。但對原義不了解的人對「宅」字產生誤解,以中文字面意義「居住處」作為解釋,且經網路傳播及媒體渲染後,造成了積非成是的情形。於是,現在使用「宅男」或「宅女」之詞,一般主要是指:整天待在家裡(或宿舍)、生活圈內只有自己、不擅與人相處的人。"
: 記得許多年前還會看到有人糾正
: 不是整天待在家裡就是宅男,這個宅和房子沒有關聯
: 現在幾乎不會看到有人糾正,甚至還會使用這個用法
: 是不是和GG、大體一樣,用錯用久了之後就被大家接受了?
不是,準確來說,「宅男」已經沒有自我認同的成分存在了,
也就是沒有不夠格的傢伙,不配被稱為宅男,或是自稱宅男的概念存在了。
你所謂的糾正,實際上是傳入一陣子後才被糾正的,
但是「宅」一詞帶有的負面迷因性質,更早就傳布開來了。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 宅男 這概念是如何傳入台灣?
雖然WIKI上認為是經由2005年《電車男》的流行而傳入的,
但我認為實際上更早就經由哈日族(ACG愛好者當時歸類在哈日族的子群體)傳入,
主要是根據個人印象2000左右就有同人小說使用這詞彙,
(但這說法沒證據呢,我之前的電腦壞了,現在想在網路上挖資料也有難度)
之後逐漸傳布開來以後,才開始追溯源頭開始糾正。
實際上在1989年「宅」就被日本媒體植入負面迷因進行傳布,(宮崎勤殺人事件的報導)
因此這之後才傳入的「宅」的概念,以帶有負面形象其實蠻正常的,
然而有趣的是,根據「阿宅,你已經死了!」的說法,
這也是日本「宅」的糾正與「宅」的自我認同廣泛出現的開端。
台灣對「宅」實際上也有類似的脈絡,
差不多是2005年,主流媒體隨著《電車男》走紅,
「宅」開始出現在主流媒體中,而綜藝節目跟著這熱度去設計節目,
此時也有「宅男」社群組織起來嘗試正名化,包含上節目科普解釋,(但都被剪掉了)
https://youtu.be/Xad2gLajjvY?t=189
直到一個吳宗憲的涼宮事件成為一個爆發點。
這時候「宅」的意義的糾正才廣泛的出現,
也因此形成一個族群的自我認同,需要團結站出來捍衛某些東西。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想要跟這詞彙與附帶形象切割,
像是以動漫迷.ACG族群,跟「宅」這個概念切割,
而日本的部分,也有「毒男」的概念出現,
將「宅」的外部形象轉移至「毒男」這概念。
總之,在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演變跟攻防戰,
如今「宅」這個概念,不管任何涵義其實都很模糊。
當有人說「你好專業喔」,回「當然,畢竟我是宅男嘛」
對方可能只會滿臉問號,這「宅」已不帶有大量投入時間而具有專業知識的概念了。
當有人想酸「你好宅喔」,其他人需要大量的連結前後的交談內容,
才可能推斷出詞意是想酸你,因為「宅」的負面形象已大量稀釋了。
所以如今「宅」的任何涵義其實都很模糊了,是要糾正些什麼呢?
作者:
mer5566 (あめ)
2020-08-01 22:08:00我們業界現在都講廚(?) 像我就是日劇廚
你好宅是有什麼負面的,今天就懶得出門阿況且 御宅族 又不是甚麼 稱讚的詞語otaku geek nerd 一開始都是貶意,後來才開始有稱讚意思
作者:
ssarc (ftb)
2020-08-01 22:16:00現在宅是動詞,用來指待在家,或是形容詞,形容待在家的人沒什麼稱讚或批評在裡面
作者: parkson1 (i want happy) 2020-08-01 22:17:00
最好的例子就是金城武吧
宅現在就是兩個意思 一個就是會看動漫(有看就算) 另一個就是不愛出門(宅在家看韓劇) 我都自稱陽光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