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裡的「梵」有宇宙創造者,但其又存在於宇宙所有的一切。
「梵」與「個人靈魂」的本質是一樣的,當親證到這一點時,就是「梵我
一如」了。
統一意識,與瑜珈中的「梵我一如」有點類似,有的人認為進入三摩地時
,就是梵我一如的狀態。
艾因嘉:《瑜珈之光》這本書,以我的了解,應該就是哈達瑜珈(尤其是
體位法)的聖經。
這本書提到三摩地時,特別把商羯羅「靈魂之歌」全文刊載出來,重覆的
三個關鍵詞(見本文最末)就是「覺察」、「喜悅」及「極樂」(「至樂
」)。
也就是說瑜珈(尤其是印度教)認為的三摩地現象有三個:
一、「覺察」。
二、「喜悅」。
三、「極樂」(「至樂」)。
我個人看法:
一、「覺察」:就是指「能知」,也就是「觀察者」。(相對就是「所知」
,也就是「被觀察者」。)
我猜這種現象,應該是只剩「能知之心」,而「所知之念」消失的心理
狀態,但這仍是處於第六意識(能知與所知皆為第六意識)。
另外這跟佛教認為色界初禪時,言語寂滅的現象是一樣的。(「佛告阿
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雜阿含第四七四經》)
二、「喜悅」、「極樂」:我懶得區分或去找資料了,反正一般說來,那
個心理覺受就是即使下坐後,還是快樂得不得了的心理狀態,能維持一段時
間(可能數天至數月),所以瑜珈常以「狂喜」、「至樂」之類的來形容三
摩地。
至於體會到「梵」(大我)的存在,在商羯羅的「靈魂之歌」並沒有提到這
一點。
四禪八定,就佛教的講法,應該是其他外道也能到達的境界。但佛教對四禪
八定的現象,起碼我是沒聽聞過,有提到什麼體會到「梵」(大我)的這類
存在。
而道家丹鼎派,對入定心理狀態描述的資料更是不容易找到,有的對入定的
描述是「無念中有覺知」這麼簡單而已,當然也就跟什麼「梵」(大我)的
這類存在沒什麼關係了。
無論三摩地是否是處於「梵我一如」的狀態,但三摩地是人類變成「超人類
」的狀態,倒是真的,因為此時要發揮超能力是最強也是最容易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