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x4193 (卡歐斯-艾美拉達)》之銘言:
: 先說結論
: 奈須的作品說穿了就是中二文青風格,為賦新辭強說愁
: 本質上跟東京食種和Bleach死神是相同的東西
: 主打的是氛圍,潮指數,中二,boy meets girl
: 跟死神一樣設定很酷炫或是台詞充滿詩意,但流於表面,掰開來看什麼內涵都沒有
: 而fate的正義觀說難聽點跟海賊王根本就差不多,超級空泛
: 至於fate主打的歷史人物張飛打岳飛
: 說難聽點跟博物館驚魂夜或是卡通頻道的Time Squad時空特攻隊是相同等級的東西
: 所謂的考據就是wiki抄一抄然後就開始作一堆二創改編
: 要深入歷史人物故事還是要讀者自己去看書,因為fate根本就不會提供多少據典
: 我不是說死神或東京食種不好啦
: 我只是覺得fate明明就只是死神那類的東西,根本就沒什麼深度,有的只是文青中二
您好 關於深度 我有一些東西可以分享
首先,您所一直提到的深度,包含著以下的言論
"跟死神一樣設定很酷炫或是台詞充滿詩意,但流於表面,掰開來看什麼內涵都沒有"
"而fate的正義觀說難聽點跟海賊王根本就差不多,超級空泛"
但沒有多提到所謂深度的定義或解釋,因此,我找了您之前的文章
"深度指的是思想和哲學深度"
也就是說,您認為深度差不多就等於"哲學討論"是吧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哲學討論開始講起
首先,我們先來說何謂哲學
以廣義定義來說,又或者以古代來說,所謂的哲學,其實包含了森羅萬象的知識
哲學(philosophy)的原始意涵是「愛智慧」,是兩個古希臘字「愛」(philia) 與「智
慧」(sophia)的集合
也就是說,說穿了,哲學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種表現形態,而非一門學科
簡而言之
"對於知識的探討即為哲學"
那麼,接下來,我們在來講述關於作品"內涵"的部分
從廣義的藝術學來說解讀藝術作品或廣義指稱的視覺意象時,對視覺作品的理解就如同
在文學領域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一樣地,存在著二元論甚至是多元論的爭辯。自上世紀
末起文學裡探討閱讀與理解就有很大改變。這個改變是從書寫的探討與文本探討,轉到注
意讀者反應。對照文藝批判理論的發展,在視覺藝術裡也有從作品的表現手法、作
品樣貌與風格、和作品社會背景的探討等客觀取向的鑑賞,到觀賞者主觀建構意義
的研究。
而
個別的離散式閱讀活動和作品意象特徵,是決定觀賞結果與形成意義的關鍵點。
說白話一點,在決定一個作品的內涵的方式,以學界而言存在著多種方式,又或者我們說
妳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個作品,他都有各種不同解讀的方式,而這些不同的解讀方式,
都會賦予作品給予解讀者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是真實存在於每個觀眾之間的。也就
是說,對於妳來說可能不屑一顧的作品,老生常談的橋段,對他人而言卻有著意義非凡
的解讀或理解,而這即賦予了作品對於讀者的意涵,意即"哲學探討"
以EAV來說,我們當然可以抓著庵野當時接受採訪來批評試圖解讀EVA的人是無中生有,但
事實上是,就是因為EVA裡面的讓人可以解讀的那些空白,符號,語焉不詳的比喻,才造
成了一股討論解讀EVA、討論死海文學的風潮,進而引起了2000的ACG復甦。而這些對於
站在解讀者、觀眾的角度,這些都不是一句"作者沒想這麼多,就妳們在這白做工"可以
打發過去的。
再打個比方,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顛峰之作,也是在胡適之後才確
立了紅學的根本,而紅學本身則就是屬於後世解讀(又或者考據)的一種,揣測或批註作
者、文本的意圖或隱射,但我們終究不會說紅學是空穴來風,是白做工。
在進一步說,我們常常會提到果青是一部無病呻吟的小說,裡面充滿了一群年輕人不好好
說話,整天對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長唉短嘆。但若是站在多愁善感的年輕人的角度來
看的話,大老師的說法又何嘗不是對於心理社會圖的第三層 親密的社會與文化的探討
,意即個人與隻有親密估線的重要他人的強烈的情感依附的現象。而一旦觀者能夠
同理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心理掙扎並且能夠對其做出的抉擇做出共感或批判,又何嘗"對於
觀者"而言是具有相當意義的"哲學探討"?
有些人常會批評青少年"無病呻吟",但我們如果拿極端一點的例子"憂鬱症"來看,對其他
人來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對當事者卻是天崩地裂的大事,甚至到了想要結束自己生
命的程度,妳說這時候我們可以用
"非洲的孩子生活的比妳痛苦多了,妳就不能忍一下嗎"來去打擊那些身處痛苦的人嗎?
以我的感覺,這個例子可以連結到對作品的"主觀感受"也就是,對你而言是無病呻吟的
作品,但對其他人是能夠進行情感連結的作品。
就如同對於大部分的諷刺文學裡面,其中的情境對於不是身處那個社會環境跟時空背景的
我們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但妳不會去否定那些妳看不懂的諷刺文學中的橋段是一樣的。
回過頭來,我本想隨便提出一些FATE SN裡面有些值得玩味的橋段劇情其中所"對我而言"
包含的一些意義或者可以討論的東西做結,但我隨便查一查就查到一些之前的人寫得還
不錯的文,在此附上聯結供您鑑賞,
http://www.u-acg.com/archives/5916
其中有些部分我深以為然,您可以當成是我認同F/SN裡面一些可以討論的"哲學探討"的部
分並對裡面內容做出回應
如果有我覺得值得回文的部分我也會持續回復做討論
最後,以最嚴格的標準來看的話,說到底,一些被討論到爛掉,早已確立黨派及論述的思
辨根本稱不上是深度,除非他有提出新的見解,否則說穿了只是沿用了前人的論述並且帶
到自己的作品罷了。
但,作品探討本身終究並非是要分出個優略,而是對自身的反思及感悟
在詮釋學中,藝術本身是由參與者與觀看者所共同組成,不能單獨成立。
唯有觀者也進入其中並感同身受,藝術才真正存在。意即,藝術的價值是
浮動的,會隨著觀眾的視點而定。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認為若我們想要更"客觀的"給予某個作品評價,就
必須以其"得以讓人產生共感"的面向進行分析跟解讀,而非一昧地以自己
無法認同而給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