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0-10-16 02:32:50: 推 Rfaternal: 不太懂 為什麼千利休是必殺的人 不是只在乎茶道嗎 10/13 22:05
就... 被織豐政權養大了以後,接著就不被秀吉需要了.
堺港本身就有會合眾(類似商會)這樣的都市自治集體議決組織,
能夠成為會合眾的豪商,基本上就在堺港呼風喚雨,
應仁之亂後,本來室町幕府官方港之一的兵庫湊式微(大內家陶晴賢之亂),
堺港的商船取代了一部分的官方船,就成了日本與明朝貿易的集中指定港口,
再加上南蠻貿易,就成了畿內最富裕的商港,
加上堺港西面是海,其他三面不是天然河川就是護城河,
四面環水的景象加上自治體形象,傳教士是用當時的威尼斯來比擬這座商港.
所以只要稱霸京阪神的大名,一定要掌握堺港,
三好長慶如此,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也是如此,
千利休早年也曾經賣名貴茶碗給三好長慶的弟弟,
加上他第一任老婆是三好長慶的妹妹,標準紅頂商人無誤.
堺港的商人之間流行茶湯之道,所以堺港的豪商同時也都是知名的茶人,
而且師徒關係這樣拉來拉去,可能又是一個貴圈真亂,
利休本身就有三個茶湯之道的老師了.
永祿政變足利義輝被幹掉後,三好三人眾的囂張跋扈搞的亂七八糟,
情勢演變到後來,跟三好三人眾敵對的,
則是三好長慶名義上的繼承人三好義繼與重臣松永久秀,
義繼與久秀支持足利義輝的弟弟義昭,
堺港一部分豪商就改投向足利義昭與支持義昭的織田信長.
信長第一個接觸的是後世圈起來同屬茶人三宗匠的今井宗久,
宗久再拉攏津田宗及,千利休入團,最後說服整團商會倒戈,
所以第一個在織豐政權展露頭角的就是今井宗久,
他成了信長時期第一任類似堺港總商會會長這樣的身分,
後來豐臣秀吉的時代,他就單純是個茶頭顧問這種不管事的身分.
津田宗及本來是做本願寺下間家生意的,
後來在三好三人眾三好宗渭那邊接單,
接著也靠向織田信長,不過他比較沒有在政治上插手,
茶人的身分與印象都比豪商強烈.
千利休被今井宗久拉入團以後,空白紀錄頗久,就只是個豪商s的存在,
要到天正年間才開始兼任武器商人的部分有正式紀錄.
如果三宗匠扣掉宗及,信長時代養大的是宗久,秀吉時代養大的就是利休.
所以利休同時有很多身分:
1.堺港豪商: 所以像大河劇真田丸也很喜歡拿他軍火商人這點當關鍵與笑點.
2.茶人宗匠: 而且在他的傳道之下,茶湯之道不限於堺港商人圈,
他的弟子與再傳弟子有不少武家大名,武家茶道因他壯大不為過,
雖然他好像覺得搞這個有夠麻煩,他只想鑽研自己茶道的完成型,
不過也是養出了好幾個知名的利休弟子成為武家茶道之祖.
3.御茶頭: 秀吉丟給他的任務就是靠茶湯之道拉攏上流社會,包括武家與朝廷,
所以才會有大納言秀長那句: 政事不決問我,私事不決問利休.
(公儀のことは私に、内々のことは宗易に)
因此利休之死有很多種說法,表面上就是大德寺木像那個"不敬罪",
表現最衰的大概也是大河劇真田丸,
那尊木像是茶茶棄單的,就只好擺在大德寺二樓的庫房. XD
鬼才傳或權兵衛也直接說這種表面理由有夠無聊,
權兵衛採用主軸是"利休破壞了錢的價值",
這也和利休在戰國系列登場以來,都是以商人為主要身分呼應,
因為利休的一個肯定,所謂的利休茶具就跟以前的唐物茶具一樣名貴.
以前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唐物茶具,所謂京阪神與堺商人興起的價值觀,
現在那種黑茶碗,木杓跟竹子做的花入居然跟唐物茶具一樣名貴,
看在秀吉的眼裡這根本破壞行情荒唐到極點,錢都不錢了.
偏偏利休的壯大還是秀吉自己養出來的,
以前利休還可以跟小一郎搭配,小一郎死了,利休就沒有用處了.
另外比較好奇的是石田三成的塑造,
他摔黑茶碗有點像是強迫自己藐視利休茶具,
之前黑官有說過只靠理論是沒辦法帶人的,
所以三成中間登場都比較有人性,
饅頭鼻改易事件也是第一個察覺到秀吉嚴罰之中帶有溫情的人,
這幾個暴君秀吉事件會不會把三成越帶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