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平台興起後,大眾的視聽習慣從原本看有線電視、聽無線廣播,轉為看線上串流或是
直播,以直播為業的直播主或YouTuber更成為近年青少年嚮往的熱門職業。直播產業逐漸成
熟,更出現以二次元虛擬偶像取代真人直播主的情形,此種虛擬偶像受年輕觀眾歡迎的程度
,在日本甚至不輸真人偶像,未來勢將成為新媒體產業的一大熱潮。
目前熱門的虛擬直播主(Vtuber)多屬於日本經紀公司,例如彩虹社和科技公司Cover旗下
的Hololive(Holo社),而擁有廣大直播觀眾的中國,雖然近年來逐漸開始發展自己的虛擬
直播產業,然因起步較晚,市場早被日本Vtuber搶占,目前仍遠不及日本。本文除爬梳虛擬
直播產業現況外,另想探討的是,在Vtuber將成為未來內容產業一環時,同樣也有Vtuber的
台灣,能夠從中分一杯羹嗎?
虛擬直播產業的興起
虛擬直播產業的出現,首先要有成熟的直播平台,Google旗下的YouTube可說是稱霸其中,
因Google的開放性、普遍性,任何人要在該平台開直播幾乎都非難事。產業的難處反而是在
虛擬偶像形象的建立,與堪稱偶像靈魂的「中之人」(中の人)——也就是聲優的選擇,當
然,更關鍵的是後續的經營。日本擁有成熟的二次元產業,諸如虛擬偶像繪製、建模、聲優
選拔等前置作業,都不是難事,偶像經紀方面亦然。
2016年在YouTube平台上推出的虛擬偶像「絆愛(キズナアイ)」,首開虛擬直播的先河,
雖然多為事先錄製好影片上傳,與可以和觀眾互動的直播仍有不同,然隨著後來如彩虹社旗
下的Vtuber月之美兔等因直播而走紅後,直播的頻率才逐漸增加。
Vtuber的活動方式,可分為以個人名義的「個人勢」,社團名義的「社團勢」,以及歸屬於
企業的「企業勢」,營運上各有其優缺點。想當然爾,如果是個人名義,直播的內容可由Vt
uber自己決定,但缺點是什麼工作都要自己來,像是一開始的形象繪製、建模,如果要上傳
影片,後製工作也得自己包辦,甚至連行銷廣告都得自己處理。
如果歸屬於企業,則Vtuber可以專注於直播工作上,其他工作可由公司的專業人員負責,但
缺點當然就是內容常常要由公司決定,例如近日Hololive旗下的兩位Vtuber:桐生可可(桐
生ココ)與赤井心(赤井はあと),就因為於直播內容就各國粉絲觀看比例的部分提到了台
灣,碰觸到中國敏感的政治神經,被質疑「是不是把台灣看成一個國家」,所屬經紀公司隨
即找了個理由將這兩位Vtuber的頻道停止三周。
介於上述二者中間的則是以社團名義活動的Vtuber,例如中國的虛擬直播多以這種「社團勢
」在經營,因為中國並沒有如日本一樣的「企業勢」的存在。這種經營模式雖然兼具了「個
人勢」和「企業勢」的優點,然缺點也同樣存在,因為社團對於直播主的控制力比企業對員
工來得低,若在中國對政治特別敏感的環境中,便可能因為直播主個人的公關危機,連累到
整個社團。
相較於日本和中國,台灣也有自己的Vtuber,但就像中國市場被先行一步的日本公司搶占一
樣,就Vtuber在YouTube上的訂閱數來說,台灣本土直播主也遠不及日本。從日前桐生可可
與赤井心直播內容提到的資料來看,桐生可可自己的訂閱部分,台灣用戶占7%,僅次於日本
的37%、美國的11%,占比相當高。
另外,就世界各地的訂閱數統計來說,台灣數一數二知名的Vtuber杏仁咪嚕目前的訂閱數為
24萬,和俗稱「Vtuber四天王」之首的絆愛相比,目前在YouTube上兩個頻道的訂閱人數分
別是285萬和153萬左右,直接差了一個位數。其他像是虎妮、K′WA,則分別只有3萬和1萬
左右的訂閱數,就算和不是前述Holo社、彩虹社的「非四天王級」Vtuber相比,差距仍然很
大。
或許有人質疑,比起本土的偶像,為何來自日本的Vtuber在台灣會更受歡迎?理由在於,虛
擬直播產業畢竟是原來的直播平台、動漫、偶像產業的延伸,姑且不論Youtube在各國都是
直播平台的大宗,就動漫和偶像產業的部分,台灣和日本就差距甚遠了。觀眾看Vtuber,打
從一開始的繪製、建模就會錙銖必較,此部分本土虛擬偶像實在難以和走精品IP路線的日本
Holo社相比,就連替虛擬偶像配音的「中之人」,台灣也不像日本有成熟的聲優培訓學校,
更遑論後續經紀公司的部分,台灣公司也沒有如彩虹社或是Holo社一樣的行銷能力。
因此台灣觀眾與其看本土Vtuber,恐怕更願意去訂閱日本頻道。舉個過往例子,就動畫電影
來說,台灣近年來也有不少作品,如文化部大力補助的作品《重甲機神:神降臨》,但該片
在台北的票房實在無法與日本在台上映的動畫電影相比。在看不到獲利可能之下,只怕更難
有願意投資虛擬直播產業的金主出現,產業發展恐怕相當困難。
中國市場可否成為台灣虛擬直播的出路?
雖然除本土市場外,文化產業本可透過拓展海外市場增加營收,如美國電影、日本的動漫畫
等,海外市場都是獲利的重要來源。只是縱使是到海外市場,台灣產業仍然會面對先行者日
本公司的競爭,且與其聽中文,熟悉二次元文化的歐美觀眾對日文的接受度恐怕更高。少數
例外是在同樣講中文的中國市場,且由於中國直播市場龐大、觀眾人數眾多,或許是台灣虛
擬直播產業的另外一條出路。
然對照以往台灣演藝人員前進對岸即不得碰觸敏感議題的先例,直播主若想要在中國市場營
業,勢必也得注意相關問題,否則若發生如前述桐生可可與赤井心的事件,整個頻道就有馬
上停播的風險。只是這樣犧牲部分言論自由、換取經濟利益的作法,是否能夠被台灣的Vtub
er與觀眾接受,就暫時不得可知了。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78/4966627
原來台灣V最高訂閱是咪嚕,20多萬也不差了但是也很難提升
我覺得主要是台灣投資人不太喜歡投資ACG也有關係
個人勢怎樣都很難做大啊
話說剛剛查了才發現咪嚕是Yahoo的
作者:
jeeplong (chickenhammer)
2020-10-27 16:54:00我滑超快 還是看得到重甲機神是不是被洗腦了
作者:
aaaaooo (路過鄉民)
2020-10-27 16:54:00重甲王推廣有功
作者:
Ttei (T太)
2020-10-27 16:55:00發錢啦,咦,ID錯誤
作者:
asdf1944 (Arisk1944)
2020-10-27 16:56:00怎麼沒有高雄林小姐
作者:
dnek (哪啊哪啊的合氣道)
2020-10-27 16:58:00鞭屍重甲XDD,台日差距可見一斑
作者: bobby4755 (蒼鬱之夜) 2020-10-27 16:58:00
重甲機神XD
虎妮跟K'WA都是二代目了…咪魯應該是之前跟Youtuber合作開始起飛對 台V還有專題勢 變得有夠免洗
作者: adasin (ada) 2020-10-27 16:59:00
查了查 稍微進去看一下 咬字不是很清楚 感覺在含滷蛋
Vtuber和投資人又沒很大關西 Cover那麼爛還不是紅
台灣人就愛外國的東西啦 Vtuber也一樣 說中文就很怪
作者:
ataky (七元)
2020-10-27 17:08:00一片V聲 我還以為來到股版
作者:
b08297 2020-10-27 17:08:00咪魯的賣點不就是含滷蛋一樣的咬字嗎
作者:
democrat (democrat)
2020-10-27 17:09:00不是什麼事情都是錢可以解決,中文vtuber就沒有文化優勢,台灣人自己都不愛看了,不是錢的問題
台灣太常只看表面不看裡台灣看VT的大多是聽到紅了才去看的
作者: adasin (ada) 2020-10-27 17:14:00
紅了才去看有什麼不對?
作者:
waitan (微糖兒>////<)
2020-10-27 17:14:00反正聽到中文就是尬
作者: asdfg5435 2020-10-27 17:15:00
這樣北哥芯芯可以重出江湖了
作者:
shefu120 (hsu2402)
2020-10-27 17:19:00聽中文會尬我覺得只是習慣問題
好奇v難道不能在其他平台做嗎?台灣看圖奇的比較多人吧
作者: dripping (鄧九公) 2020-10-27 17:22:00
我還以為米魯的特色是會說日文可以找不少日文個人勢合作
作者:
c3035281 (:::::>_<:::::)
2020-10-27 17:26:00高雄林小姐:??
日本投入多少人力才搞起來台灣想搞V產業總不可能又不想投入資源就想跟人比
你選擇youtobe這平台是因為使用人口基數大,自然要往這個媒介的使用族群靠(英語圈)如果守在自己的語音圈,那使用那個平台都沒差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20-10-27 17:33:00你要是有一個興趣是唱歌的中之人...
尤其你要是選擇中文圈,就勢必無法避免中國的影響,成為屈就小粉紅,或是戰戰兢兢不沾鍋
作者: Ardve (Penguin) 2020-10-27 17:44:00
台灣要做V就不能照日本的啊,台灣風格就是愛看開噴發病效果抓馬的,,哪個V做的到啊==
作者: shane24156 (噴水紳士) 2020-10-27 17:57:00
圖奇有v啊台V超慘連圖奇有都不知道難怪要轉TT會日語也方便跟最多v國家合作連動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0-10-27 18:02:00這篇寫的不錯唉,雖然能抓一些小毛病但是沒什麼錯誤
作者: vitalis (forget it ~~~) 2020-10-27 18:19:00
Holo的行銷能力(笑)!
作者:
okah (lulala)
2020-10-27 18:47:00但是holo台灣粉絲有超過20萬人嗎?覺得不可能以台灣本地市場經營咪嚕應是成功的,要再發展就要跟其他youtuber再合作
因為訂閱她的20萬人很多都沒在管什麼V不V的啊 純粹就當一般youtuber看
Holo 行銷能力其實挺不錯的就是,單論賺錢他們真的很會,不然旗下成員訂閱也不會那麼誇張。但碰到問題時的危機處理跟後勤就不行了。
作者:
amd7356 (哭哭喔)
2020-10-27 19:33:00呵
不是只看HOLO要看日本整體 少數幾個人紅賺錢不叫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