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ball (QQ)》之銘言:
: ※ 引述《TaiwanBeijin (台灣北京)》之銘言:
: 如果使用的詞彙 台灣或中國當下不常見或是沒有
: 直接拿日本漢字借代甚至對岸用語來用 其實是很常見的
: (如果明明有常用語詞 卻拿他國用詞直接借代 會引起反感是可理解的)
: 如果這算倭語雙標 其實中國人跟台灣人 早雙標了一百多年而不自知了...
推 kinomon: 我記得有個政客喊我們不要用和製名詞 結果名詞也是日文 11/30 20:55
這個我知道 不過比較算是歷史人物 苦主是清朝張之洞
清末 大量和製漢語 半和製漢語隨著留學生和翻譯書刊傳入中國 造成文化衝擊
引發部分學者的反彈
張之洞、嚴復、林紓、章炳麟、彭文祖等人 都曾對此現象大加批判...
張之洞有次請幕僚路孝植擬一辦學大綱 見擬就之文中有「健康」一詞
便勃然大怒 丟回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詞,用之殊覺可恨」
路孝植回曰:「『名詞』亦日本名詞,用之尤覺可恨」
張之洞無奈之下,只好將「日本名詞」改稱「日本土話」
....囧
除了最早發源地 還有翻譯時間早晚 甚至使用者基數也會影響
像中國大陸目前全體網路使用人口 單基數就不知大台灣幾十倍了
對岸用語一直從網路方滲透到台灣來 並不只是傳統媒體的刻意宣傳或是誰去捧而已
更多是對岸網路使用者數量跟聲量 壓過整個華人網路圈罷了
另外 市場大小也影響到各個商業層面在中文化的選擇
由於對岸市場份額太大 在中文化選擇下 一般都是用簡中/中國名詞
會用繁體的反倒是少之又少
(像前面推文說的"在線" "缺省值" 這些都算是 商業考量讓這些中文名詞在設備大行其事)
除非市場選擇上無法進入中國 或是早期用繁中且中國需求又不大的情況
不然一般數位商品顯示 都是中國名詞優先 再來就是兩者並行
這種商業行為 就算是被中共利用 你也很難避免 畢竟金錢跟市場考量下太多可權衡的
而事實上 語言名詞用法 常常是交互影響 不只漢語系 拉丁語系也是
雖然很多名詞是日本流入漢語圈 不過也有很多是中國方先創造 後流入日本的 :
電氣、電報、電信、鐵道、工業、銀行、保險、醫學、化學、直徑、風琴
所以硬要分誰優誰劣 其實很多時候也是緣木求魚
我個人標準來說 只要這名詞跟縮寫 若是本地就有常用的 請勿隨意混用
不只是政治考量而已 而是這種常用詞的混用 很容易讓不熟的人黑人問號...
(像對岸的"缺省" 原意是"default" 這怎轉變的實在搞不懂 不熟簡體肯定誤解)
(對岸經典的 "U盤容量幾兆" 搞半天中國科學用語的"兆"是百萬"Mega"意思...)
(漢語拼音縮寫[nmsl]跟注音文[ㄋㄏㄇ] 這能表示的意思可多了 不被誤解才有鬼
雖然對岸常用漢語拼音縮寫 很多時候也是有不得已的特殊國情在裡面...)
至於其他的 只要不要太誇張我個人都還能接受... 那些網路新興詞就更不用說了
畢竟語言與其是談優劣 更多是使用者習慣的問題 積非成是是常有的
硬要說繁體比簡體優 其實也還好 不然要拚早期 最好應該是原始的甲骨文
頂多說繁體比較不會混用字元罷了 因為簡體省略太多讓太多一字多義了
討論優劣 去除掉政治因素 不也就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