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Baychu》 之銘言:
: 最近在玩三國志14,通常三國志系列都會有一些兵站後勤系統的設計,14代做的最好
:
: 但回想之前玩過的信長野望系列(只玩過革新到創造三代),好像感覺不出有啥後勤系統
:
: 光軍糧沒有分城儲存(對比近代三國志都要各城分配軍糧),軍隊出征也沒啥補給線
:
: 玩創造時圍城缺糧,還可以直接搶劫當地農民來補充軍糧
:
: 相對於中國古代就有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鐵律,日本古代好像不常看到這些?
:
: 所以日本戰國時期,真的不太注重兵站後勤這塊嗎,還是有反例?
我覺得跟軍團規模有關吧
日本一萬石的大名,打仗大概出個8%,800人就是極限了
當然其實應該高估了,實際上可能才5%而已
而且這些人不是職業軍人
他們平常是農民,真正的職業軍人可能更少
到了信長,領土有好幾個大規模商業城市
有錢才能發展兵農分離
養出真正一票專門打仗的職業軍人
像武田赤備我記得沒打仗也還是要種田
另外日本是分封的諸侯制度
部下們是可以擁有私人軍隊的
所以日本才有這麼多武將有自己家紋軍旗
這些小主管帶著自己部門的人跳槽,在戰國也很常見
真正擁有直屬軍隊,規模達上萬的大名
根本就沒幾個
還有是打仗方式
大部份的勝負都是野戰就決定八成了
日本普通城池基本上只是軍事堡壘
只有保護到君主自己家而已
中國則是有人力、經濟蓋超大城池
把人民也包進去防守
甚至也能蓋出關卡,把路口直接堵死
所以日本的君主,如果被圍城了,而且沒有援軍
基本上不是投降,就是自盡
北條小田原城,城池好像有包到人民?
所以才在圍城沒援軍的狀況下能撐很久
最後是行軍距離
大日本帝國二戰拿下的東三省
就遠比日本原本四個島面積總合還要大..
秀吉的中國大返還,也才幾天而已
時間這麼短的補給,路邊隨便買一買就解決了..
總結就是經濟規模決定打仗方式
有錢才能搞軍隊
才能一直打仗,快速收別人領土
人多了,移動距離拉遠了
才要考慮大規模、穩定的補給
大概是這樣吧
最後推薦個漫畫「戰國」,作者宮下英樹
畫日本戰國的
看過大概就能了解他們打仗方式了,真的很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