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創作集》打破題材框架 台漫數位轉型跨域串聯産業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11/
台灣人文漫畫雜誌《CCC創作集》 曾孕育《神之鄉》《北城百畫帖》《異人茶跡》等知名
作品,被譽為「最受歡迎的政府刊物」。10多年來歷經停刊、復刊,如今隸屬文化內容策
進院,目標為強化台灣漫畫與產業的連結。去年8月《CCC創作集》藉全面數位化擴大觸及
跟影響力,希望養大內容和平台後,透過IP授權串起動畫、戲劇、玩具及周邊產業。
2009年,中研院為推廣政府數位典藏成果,與台灣創作者合作推出《CCC創作集》(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以下稱CCC)計畫,把嚴肅的文獻史料轉譯成有趣的漫畫內
容。題材橫跨台灣民俗、歷史、生態等,並與蓋亞文化合作進行商業出版,2015年因中研
院計畫結束停刊,2年後又因文化部催生復刊。
2019年《CCC》團隊轉移至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稱文策院),開始策畫數位轉型可行性
。數位化前,《CCC》發行47期紙本刊物,逾百位創作者參與,孕育出6名金漫獎得主,多
部作品授權至海外發行電子書,《北城百畫帖》《神之鄉》還獲影視改編,《神之鄉》電
視劇預計今年上半年播出。
網路免費看漫畫對出版業是破壞式創新,內容先曝光,紅了後能讓紙本銷量更好。
《CCC》數位轉型的靈魂人物黃冠華,是文策院內容策進處內容開發組組長,提出以漫畫
行銷台灣文化資產,一路擔任該刊策畫人,現為此計畫主管。擔任《CCC》數位平台負責
人的陳宏睿,曾任職韓國NHN娛樂集團漫畫平台「comico」,擅長數位營運及行銷,統籌
策畫與執行。
早期《CCC》在中研院主要為推廣研究史料及培育人才,以季、月刊方式呈現;轉移到文
策院後,則加速產業化、擴大影響力,在《CCC》網站、App上都能免費看到台灣漫畫家的
連載作品。黃冠華表示:「轉型數位是趨勢,畢竟紙本的觸及有限。數位化加速創作者面
對市場的節奏,作品更快得到回饋,報表數字一出來,要停損或追利都可立刻決定。」
「從商業角度看,養成漫畫產業,勢必要先打造台灣的數位漫畫平台,後續也能建立多國
語系,藉平台把台灣文化輸出到其他國家。」陳宏睿強調,《CCC》要協助台灣漫畫作品
「被看見」,才有跨業合作的可能。
但在數位平台連載漫畫也有挑戰。陳宏睿坦言,因大環境關係,台灣漫畫家很少能專職創
作,產製速度較難跟上數位步調,「當整個產業的營業額或利潤不夠高,創作者沒有足夠
的收入聘請助手,產能自然無法提升。」
他指出,網漫平台如NAVER WEBTOON及comico的作品可以「每週」更新,但《CCC》仍以「
雙週」更新為主,「先配合台灣漫畫產業生態,再慢慢提升產量。」因有政府資源挹注,
《CCC》的稿費在業界標準之上,目前刊載逾140部台灣漫畫作品。
過去《CCC》具轉譯台灣文獻史料的任務,轉移到文策院後也打破題材框架,「現在是公
共平台,不只有自製的內容。」陳宏睿表示,《CCC》也跟出版社合作,「把尚未出書發
行的內容先在《CCC》曝光,形成話題後,大家就會想敲碗買書。」以大辣出版的《閻鐵
花》為例,就是先在《CCC》連載獲好評,讓不少讀者想收藏單行本。
以往開發題材,由《CCC》編輯先消化文史資料,向漫畫家提案再讓他們發想故事。為求
正確性,取材時還得請教專家。「雖然開發期很長,但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嚴謹的訓練。」
黃冠華表示,未來《CCC》會保留這套內容產製模式,開發政府單位力推的題材,例如目
前與多座博物館合作推廣館藏文物,也跟疾管署聯手把「流行傳染病擬人化」宣導防疫。
其他內容只要具商業潛力,都有機會在《CCC》連載。
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呂靜芬觀察,《CCC》有品牌知名度,在業界也有好口碑,但仍以
喜歡文史類型的讀者居多,轉型數位後,出現不同以往的新穎題材,內容豐富多元,令人
耳目一新。她舉例,漫畫家米宗子的作品《無能戀愛諮商中心》,就是以前不會在《CCC
》看到的題材,如今在《CCC》很受歡迎,「要告訴創作者,台灣漫畫不一定侷限本土題
材,只要是好故事,都可以在平台連載。」
陳宏睿認為,一定要把漫畫變成大眾市場,才能突破產業天花板,提高創作者收益。
《CCC》除了在網路公開召募漫畫家,文策院去年也舉行原創漫畫比賽挖掘有潛力的台灣
創作者,得獎者不僅獲得在《CCC》連載的資格,文策院也會協助曝光、媒合,讓作品跟
業界接軌。
從2017年復刊至2020年,文化部每年補助《CCC》2至3千萬元,數位轉型後,增加平台開
發、營運及行銷人員費用,加上編輯及美術共16人,今年起則由文策院編列預算。陳宏睿
透露,未來會朝商業運轉邁進,先集合好內容,到一定程度時嘗試不同的營利模式,可能
包括打賞、訂閱制等。
陳宏睿認為,一定要把漫畫變成大眾市場,營業額跟產業天花板才能突破,提高創作者收
益,形成正向循環。黃冠華強調,《CCC》希望藉漫畫角色及圖像串聯動畫、影視、玩具
等周邊產業,但必須先培育及養大自己的作品。轉型數位至今已有一些作品在洽談異業合
作,希望台灣漫畫能跨域快速擴張,透過授權提升創作者的收入結構。
【台漫數位轉型番外篇】
台灣漫畫家的訓練中心 《CCC》如何孕育金漫獎作家?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17/
以《異人茶跡》為例,源頭是2010年《CCC》第4期以「異人的足跡」為封面主題,介紹外
國人在台灣落腳、生根的故事。由《CCC》編輯部提出案例,最後漫畫家張季雅選擇英國
人陶德與華人買辦李春生的故事,刻畫台灣福爾摩沙茶的發展史。《異人茶跡》除了順利
出版單行本,張季雅也以此作奪下2014年金漫獎最佳新人獎。
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呂靜芬表示,《CCC》把難以啃下的文史史料轉譯成更容易閱讀、
傳播的的漫畫形式,並讓漫畫新人透過短篇連載取得創作的完整歷練,很多人如今都成為
一線、可以獨當一面的作者。
文策院內容策進處內容開發組組長黃冠華指出,以往《CCC》跟作者的合作比較像是「命
題作文」,由《CCC》編輯找到合適的題目後跟創作者提案,創作者再提出更深度的故事
內容,取材過程還得請教專家,雖然開發期長,但對漫畫家是很嚴謹的訓練,「一般作者
少有機會訓練商業連載以及『有紀律的創作』,《CCC》就提供他們練功的機會。」
《CCC》數位平台負責人陳宏睿認為,《CCC》對台灣漫畫有2個重要影響,一是在台漫式
微的年代讓讀者發現「原來台灣有漫畫,而且畫得那麼好」,二是以文獻史料為基底的《
CCC》訓練創作者「考據」的能力,讓故事更紮實、完整。
為了擴大觸及跟影響力,《CCC》在去年8月全面數位化,陳宏睿指出,轉型數位的《CCC
》要打破題材框架,只要有商業潛力的作品,都有機會在《CCC》連載。黃冠華則強調,
以往與創作者共同開發題材的模式「不會消失」,因為慢工出細活的內容不是快速產製能
夠取代。未來會保留《CCC》的核心特色,一邊擴大與外界合作,讓平台上的內容更豐富
、多元。
直接跳過紙本 韓國漫畫為影視化而生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18/
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漫畫影像振興院近年砸下重金,推動韓國網漫(Webtoon)改編為
影視,包括2017年相當火紅的《與神同行》,以及去年在Netflix上檔的《Sweet Home》
,都造就票房及收視佳績。陳宏睿觀察,從商業角度看,「韓國漫畫早已跳過紙本,無論
是網路的條漫或頁漫,鏡頭的特色很清楚是為了影視化或其他內容而發展。」
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呂靜芬表示,相較韓國,台灣漫畫產業的串聯還不夠成熟,「韓國
從漫畫入口網站發展到行動漫畫,雖然跳過紙本,但他們還是可以串聯到動畫、影視、遊
戲等產業。」
另外中國大陸也有網路漫畫平台,創作者以工作室的形式發展條漫,「他們會買言情小說
的IP,或是有一組編劇人員快速、穩定地產出內容,然後提供給各平台,用『非獨家的方
式』大量曝光。」呂靜芬強調,他們先求曝光再來獲取後續效應,「作品一旦紅了、變成
一個現象級的作品,你要談什麼都非常容易,它(產業)自己就會串起來。」
因此呂靜芬期許《CCC》要把流量做大,大到可以影響市場,「只要故事好,在平台的瀏
覽度跟討論度夠高,自然就有機會獲得改編。」陳宏睿也表示,《CCC》就是幫助台灣漫
畫作品「被看見」,才會有更多跨業合作的可能。
漫畫創作遇難題? 文策院全方位協助幫補血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19/
位於台北市華陰街的台灣漫畫基地於2019年成立,台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賴有賢曾表示,
漫畫基地代表政府對台灣漫畫的重視,對漫畫界有「定海神針」的效應。漫畫家阮光民也
指出,以前台灣漫畫家像浮萍漂來漂去,有了漫畫基地後「至少有一個根的感覺」,對台
灣漫畫的意義重大。
台灣漫畫基地共有4層樓,1樓是專賣台灣原創漫畫的「基地書店」,2、3樓是舉辦漫畫座
談會、發表會以及展演的空間,4樓提供軟硬體設備作為漫畫家創作的空間。文策院高級
專員、台灣漫畫基地計畫承辦人陳宏睿表示,為了連結產業,漫畫基地還找來專業人士,
提供創作者進修課程,「漫畫家在創作或商業化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幫他們找到
眉角。」除了漫畫家,漫畫基地還要加強幕後人員如編輯、版權談判的人才培育,「不是
只有會畫,最重要是協助作品被外界看見。」
另外漫畫基地也舉行媒合會,讓對漫畫有興趣的廠商與漫畫家媒合,並設立「產業經理」
職位,作為兩者間的溝通橋梁。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呂靜芬表示,希望讓不熟悉漫畫的
廠商熟悉漫畫產業,「我先讓你了解這個產業是怎麼回事,如果有需求我可以提供適合你
的作者。」文策院從去年3月接手台灣漫畫基地以來,共超過140件的諮詢與媒合需求,其
中有5件媒合成功案例。
陳宏睿強調,漫畫基地就是支持台灣漫畫產業的後盾,也是創作者練功補血的地方,與《
CCC 創作集》分別扮演硬體及軟體的角色,期盼能進一步強化台灣漫畫與產業的對接。
在台灣創作不怕被查水表 多元就是台漫特色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20/
讀者的口味也很多元,以《CCC》平台點閱前3名的作品來看,「題材相差10萬8千里,完
全是不一樣的東西。」《CCC》數位平台負責人陳宏睿表示,這代表台灣人的觀點十分自
由,「未來作品輸出國際,就能迎合當地市場的樣貌或形態,這是好事。」他也相信,幾
年內就能在《CCC》平台看出台灣的漫畫風格,「搞不好『多元』就是台漫風格。」
而《CCC》數位化後也打破題材框架,除了公開召募漫畫家,也藉由原創漫畫比賽挖角有
潛力的創作者。對於作品能在《CCC》連載的標準,陳宏睿強調「故事一定要有趣、有創
意」,另外是分鏡敘事要夠水準,「有創意但不會運用鏡頭表現而讓讀者看不懂,那會是
很大的問題。」
黃冠華則表示,《CCC》也會透過市場跟點擊的回饋,來了解受歡迎、獲讀者共鳴的題材
類型,「避免淪為自言自語」。
台灣漫畫基地經理呂靜芬指出,台灣有許多漫畫雜誌後來都因為大環境的關係收攤,她期
待《CCC》能穩定、永續生存,畢竟一個IP要發展成影視、動畫或遊戲,故事長度絕對不
能太短,《CCC》就是提供台灣作者有一個穩定的平台來連載。
《CCC》 https://www.creative-comi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