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面poggssi大說:「文化只有傳播,沒有侵略」。
這句話我一定要提出反對看法。
事實上,社會學針對文化的研究早就提出文化具有侵略性。
甚至還有「文化工業」、「文化霸權」、「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衝突」等名詞。
從全球化說起,
全球化在三個層次進行:「文化」、「政治」、「經濟」,
(不要以為全球化是正面名詞,它指的是「侵略過程」)
這篇我只想討論文化層次,
文化的傳播並非是以「價值觀」進行,
最有效的方式是「商品化」。
介紹幾個名詞:
1.文化帝國主義:
在傳播學者Herbert Schiller的書《大眾傳播與美帝國》中提出的概念。
這指的是西方國家在冷戰結束後,
西方文化基於某種優越感,企圖把自己的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
藉由國家政治力的協助,強加於其他民族身上,進而削減其他民族的向心力,
確立以西方文化價值為主導的價值觀與倫理共識,
目的是實現自身利益的社會秩序。
>>>>白話講:
西方資本主義為了賺錢,除了自己本國的錢,也要賺外國的錢。
所以必須要讓其他地區的人民認同、接受西方文化才會買單。
好萊塢、迪士尼、情人節、聖誕節等,還有一大堆來自西方的節慶商品,
這些都是來自於西方的文化,為甚麼你能夠輕易地接受?
明明所在的地方是台灣,
台灣本土有聖誕節?有情人節?有迪士尼?有好萊塢?
為甚麼有些人會願意掏錢看好萊塢電影?買巧克力過情人節?
那是因為美國早就用它強大的國際力量把自己的價值觀散播到其他國家去,
讓其他國家的人民慢慢親近美式文化,最終接受文化。
接受之後,其他文化的人民才會掏錢消費。
這本來就是一種侵略手段。
所以不要說「文化只有傳播,沒有侵略」,
傳播的目的有時候就是侵略。
2. 文化趨同:
文化傳播侵略之後,對於弱勢文化或是本土文化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我就不提上面說的西方文化,
我以「說國語運動」、「皇民化運動」為例,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一個語言被限制使用的時候,
會導致文化難以傳承,進而漸漸消失。
另外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認同。
皇民化運動從語言、穿著、祭祀等方面慢慢改造,
讓當時部分台灣人民覺得自己是「日本人」。
接著就會造成台灣地區的文化與日本本土「文化趨同」的現象。
3.文化反趨同:
當然會有些人不被文化侵略影響,甚至很不爽文化被侵略(支語警察就是個例子)。
這些人就會開始發展「本土文化」。
例如:
日治時期不使用日文創作的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
現在「保存母語運動」、「原住民族文化的保存」,
以及這一大長串的文章討論的重點「影視作品內容本土化」。
這些行為都是針對文化被侵略之後所做的反抗。
但坦白講,我也不知道台灣本土文化有什麼。
文化的形成,來自人類社群中的成員,長久共同生活所發展的習慣及信念體系。
但這片土地的歷史就是這麼短,而且又有被殖民的歷史,
要找出屬於自己的文化真的很難。
但反過來想,文化本來就可以製造、生產與商品化,
例如很多縣市都有自己的XX節、迪士尼的米老鼠、角落生物、英雄電影等。
都是被創造出來的文化商品。
就如同《烘焙王》開場白:
「英國麵包、法國麵包、德國麵包通通都有,
就是沒有屬於日本的麵包。既然如此今後只好自己創造!」
所以也沒有必要一定要「限制」本土文化的範圍。
反正就學西方的作法,自己製造文化與商品化就好。
結語:
我不認同第一篇hermis大所說的「本土題材只能限定台灣本土的事」。
難道「異世界轉生」是日本人的本土文化?「哈利波特」真的是英國文化?
多半是先被創造出來,藉由文化傳播、商品化後,被大眾接受才被當作代表題材。
所以我認為任何題材都能是潛在的台灣文化,只要能夠被大眾接受並掏錢就好。
簡單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某樣東西能夠賺大錢,那它就有潛力成為文化。
例如:蘋果、NBA等,任何品牌都能成為文化,只要能夠賣錢。
最後讓我再囉嗦一下,
現代國家內部對於如何處理不同的文化有四種做法:
1.衝突支配模式:外來者為了統治殖民地,而採用支配、屠殺的作法。
例如日軍屠殺原住民。
2.同化模式:例如皇民化運動。
3.熔爐模式:知名代表就是美國,雖然號稱是不同文化互相交織,誕生新文化。
但其實弱勢文化一樣會被消滅,會留下來的通常具有商品化的特質。
例如美國饒舌文化,本來是黑人族群的音樂,
但因為能夠賣錢,所以被保留下來。
4.多元論:各種族都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與自主性。例如我國、比利時、新加坡。
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時,這個國家「荷蘭語」和「法語」使用人口大概各佔一半。
但兩邊都聽不懂對方的語言,對於國家認同也分歧(一邊親近荷蘭、一邊親近法國)
很神奇對吧?所以其實比利時內部的文化認同也是互相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