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有策略上的不同,數字並沒有反映這些不同之處。
要說雜誌包成一整本的用意
很簡單啊,你有強大的主打作品,雖然讀者可能只想看其中一部作品,
但是他還是必須要買一整本雜誌才能看到最新進度。
其他的就像是廣告一樣啊,搞不好你加減看,又開發了新的客群。
然而我只要十幾部作品有一部打中你,你就必須要有最新的「一整本雜誌」才能看新進度
即使沒有一柱擎天的本柱作品,靠著兩三部,複數的中型力作,讀者群也能打開局面。
要比喻的話,以前雜誌就是一個便當
有人只喜歡吃雞腿,有人只喜歡吃炒蛋,有人只想吃高麗菜
但是不管想吃什麼,就是要買一整個便當
而現在,這個方式越來越不奏效的當下
日本利用電子書和APP,所祭出的應變方式是
珍珠奶茶客製化
講白了就是這樣
以前你只能買一個便當,不吃就拉倒,
現在你珍奶要珍珠不要珍珠要糖不要糖要奶不要奶要袋子不要袋子要椰果不要椰果
全部都可以精細的自己選
現在你想要看某個特定的日本漫畫作品
如果他是連載漫畫雜誌中的一部分。
那再也不用強制買一整本來看。
你可以透過APP,透過Web Comic網站頁面,
直接儲值購買點數來購買想看的漫畫內容,
也就是說你可以精準的只購買每一期你想看的漫畫內容,
可以一次把這部漫畫從頭看到尾,可以一次看到最新進度。基本上都是按話數計費。
目的就是去開發了買家另一種消費習慣
透過更方便,更精準得到客人想要的東西的服務,來讓客人固定訂閱。
基本上這也是電子書壓過實體書的方式。
日本漫畫雜誌,基本上把這些APP,當成自己雜誌版圖的延伸,
沒有在整合的,就連 Jump,也是一本雜誌,一個APP,
Jump自己都沒有把自己的漫畫雜誌整合在一起,更不要說不同雜誌社要整合成一個APP了
甚至還有一部經典作品,就自己出一個APP的。
所以你的結論,韓國APP在漫畫授權APP上,收入數一數二,
這個敘述或許沒錯。
但是這是因為日本漫畫雜誌起步慢? 這可能並不盡然。
更多的是日本漫畫雜誌,把自家自己出的APP當成雜誌漫畫銷售延伸那種感覺。
他們對於漫畫APP的概念,和策略,就不是你拿出來比銷售額的那種大鍋APP。
而是作為自己雜誌觸角的一環,同時或是各種活動的宣傳媒介。
所以日本有一堆單獨雜誌漫畫APP,而且沒有人去整合,
說白了就是他們對漫畫APP的概念不一樣。
你舉的那種大鍋APP也是有的,然而不是全部。
他們的理解更接近,是用來圈那些,
不願意買自家整本雜誌只願意看單一作品的讀者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