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irman (跟風向對幹)》之銘言:
: 這是我看見批評民主最常見的論點
: 「選來選去都是很爛的執政者」
: 那麼就有趣了
: 既然有得選的情況下都只能選到很爛的執政者
: 為啥會覺得沒得選的情況下就能遇到更好的執政者?
這個問題很好 但田中芳樹看來並沒想過 因為銀英傳裡面就是這樣啊
楊也只說萊茵哈特是更好的執政者只是兒孫可能不好
銀英世界裡沒有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種事
為啥沒得選的情況下能遇到更好的? 田中芳樹根本沒回答
其他洽眾論點也很好 例如專制30-90分 民主能60-80分
可是這在銀英世界也不存在 假設萊茵哈特90分好了
結局萊茵哈特都死了 皇后希爾格爾攝政一樣90分
不用安排顧命大臣也一樣穩固 皇后也不會腐化
當然皇帝也不會開後宮 甚至不用政治聯姻而是真愛
銀英參考的亞歷山大大帝 很多皇后包括波斯公主聯姻(先殺岳父)
不但安排立后還按排皇太后和顧命大臣 尤米尼斯做幫手
照樣繼承者戰爭 瓜分帝國
銀英裡面大將叛變也不會趁皇帝剛死 一定要光明正大分勝負 然後被滅
萊茵哈特遺命完全不討論軍權控制和帝國分裂 顯然作者不考慮
甚至說皇太子不賢能就君主立憲 這種皇帝皇后太子和軍閥每個都是90分
不應該說100分了 君主立憲居然不是下面爭取來的 而是皇室良心的賞賜
其實亞爾斯蘭結局共和也一樣
: 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執政者好不好的問題
: 而是媒體、言論自由和政府會不會真的槍斃你的問題
這在銀英傳也不會發生 萊茵哈特的政府沒有反對派
不用管制言論也不會槍斃小老百姓 所以帝制和民主才有這種哲學討論
沒有槍斃你這種生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