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帝國其實就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
成為列強卻無法擁有列強的心和膽
那些自大其實都是源於自卑而非自豪
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其實是興亞主義的延續
那是源於明治時代一個思想家中江兆民的
主張反殖民以及由日本帶動東亞崛起現代化
其學生在二戰時代不是軍國右翼就是變成日本共產黨員
但是日本即使強大了,依然恐懼著歐美、恐懼亡國的危機感
像是日俄戰爭,沙俄耍賴不賠,日本也拿她沒辦法
日本本質上還是在恐懼列強
所以才有了必須帶起亞洲脫離白人殖民者的義務感
為了避免他們被白人變成下一個印度來變成侵略日本的橋頭堡
這跟美國昭昭天命、從此案到彼岸那種自信、自傲、自豪完全不一樣
是完全出於恐懼和亡國感的不健康心態
不過台灣朝鮮也因此收益
在日治時期,台灣和朝鮮的投資建設順序根本是在日本前幾名的
同時也因為總督府基本上是半獨立於日本本土,總督基本上等於任期制獨裁國王
台灣朝鮮不但因為日本的興亞主義而得到發展,更是因為這種不健康的亡國感產生的矛盾心
態,所以才不像英法的殖民地是單純撈資源用而是被當作本土延伸及興亞主義來建設
台北、台南、平壤、京城等殖民地城市獲得的資源和建設優先順序根本屌打日本一半以上的
城市
很黑色幽默的是,台灣朝鮮農民由於總督的保護(總督府會排斥本土企業插手殖民地干涉總
督權力),過得比日本本土農民好很多,沒有像日本本土工農一樣被橫征暴歛到民不聊生
那時的日本,平民根本都在外逃
一堆人成批移民文字語言不通的美國和南美,甚至沒能去美洲,去台灣朝鮮也好
就是因為日本本土真的活不下去或沒有翻身希望
當時軍國主義算是勉強能壓住民怨(但是下層官兵也是很清苦)
如果沒有軍國主義,那困苦的年輕人基本上很容易赤化
據說還有西伯利亞干涉的皇軍年輕士兵,在聽聞蘇聯紅軍的豐功偉業後
回國變成共產主義者研究蘇維埃
在大正時期,蘇聯文學、音樂、思想在日本曾經是日本年輕人的流行文化
就是因為蘇維埃能給予他們一個願景
在當時日本上層階級普遍不重視平民的狀況
日本社會結構實際上是不輸中國和俄國的共產主義沃土
日共和軍國主義的邊緣化
就是來自於麥克阿瑟幕府的院政
日本人在麥帥院政後,連亡國恐懼感也沒了
心理開始健康、成熟,人民也開始富足
所以說麥克阿瑟不但是日本國父
更是日本人民嚴格又溫柔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