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雷就不貼了
為何八幡會有「走下神壇」這種說法,其實可以用小說當中一句話說明
「妄自期待,妄自把理想強加在他人身上;
自以為了解對方,又妄自對他失望。」
當一個人被眾人捧為神的時候,就注定要掉下來,因為人終究不是神。
在故事初期,看著八幡一個邊緣人靠旁門左道打臉現充解決問題
同時又展現了對人際關係的深刻理解,然後鄙視這些現充
於是不少讀者就將這些理解當作至理名言,把八幡捧成神
然而,八幡從頭到尾就不是這樣的人
八幡對人際關係的理論描述確實很到位
但為什麼一個邊緣人會對人際關係有那麼細緻的理論?
大致上有兩個原因
1.他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認真觀察周邊的人的關係
2.他基於這些觀察認真的思考歸納過
那麼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行為?觀察力很強?頭腦很聰明?
這些都沒有說明到八幡本人的動機
最核心的動機是:骨子裡八幡依然很想知道要怎麼跟人互動才是對的
他根本超不想要當個單純的邊緣人
但許多邊緣人讀者根本沒發現這點
把他當作孤高而不為了人際關係同流合汙,且願意為了幫別人傷害自己的聖人
後來,當八幡承認自己對人際關係的渴望的時候,就感到自已被背叛了
當然,這其實不能怪讀者,因為八幡的OS常常都是在騙自己
騙自己不需要朋友,不期望建立人際關係
更別說動畫OS砍光光,只看動畫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來
實際上八幡根本沒有當孤高邊緣人的勇氣
相反的,他在人際關係上是一個極其懦弱的人
在國中的告白失敗之後,體會到在人際上受傷的感覺
這次失敗讓八幡非常害怕在與人建立關係時失敗
但這並沒有讓他放棄與人建立人際關係的念頭
於是他開始欺騙自己
認真打量周圍人們的人際關係,從中找尋每一個缺點
然後告訴自己,這些都是虛假的,自己根本不屑擁有
同時主動讓自己表現得不被喜歡,說服自己是自己先討厭大家的
於是就形成了故事前期的形象
對人際了解,而不屑這些表面工夫的邊緣人
隨著故事一步步的推進,八幡自己的矛盾開始顯現
他非常想要與人建立關係
但因為前面騙自己騙得太徹底,他只能接受沒有缺點的人際關係
也就是所謂的真物
然而這個真物應該長什麼樣子,八幡完全不知道
所以才會有什麼都不是真物,但八幡自己也講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這並不是退步,相反的因為他承認的自己有所追求,才有所成長
那些掙扎,不斷糾結的思考,正代表了八幡沒有放棄
最後對雪乃的告白,是他終於願意為了自己的追求主動踏出一步
直到最後,他也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當中完美無缺的真物
但至少他直面自己的渴望,並持續追求自己理想之物
如果曾經把一個角色當成神崇拜的話
在發現他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樣時,就會全盤否定一個角色
很難再去靜下心來理解這個角色真實的樣貌
崇拜,是距離理解最遙遠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