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4644-china-regulates-underage-gaming
中國嚴管未成年玩線上遊戲 下有對策:買賣成人帳號
2021/08/26 中央社 中國 、 線上遊戲
中國官媒接連對線上遊戲產業出手,點名網路遊戲是「精神鴉片」
中國嚴管網路遊戲,要求企業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措施,防止沉迷。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
策,在企業加強未成年用戶帳號實名政策後,租售成年人帳號成為了有利可圖的灰色產業
。
從 8 月初,中國官媒接連對網路遊戲產業出手,先是點名網路遊戲是「精神鴉片」,後
再提稅收應向傳統行業看齊,言下之意是要求業者多繳稅。分析認為官方對遊戲行業的監
管勢在必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o9Y0NB9SA&feature=emb_rel_pause
在官方點名後,以騰訊為首的中國多家遊戲企業,陸續宣布將加強未成年者保護措施,包
含嚴格落實未成年帳號實名制、限制未成年用戶上線時間、清查可疑帳號、未滿 12 歲的
使用者禁止在遊戲內消費等。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據新京報報導,防沉迷機制最大的挑戰是「帳號真實使用者
的身份識別」。在高壓管制之下,催生的灰色產業,就是向未成年人租售已經經過實名制
認證的成人帳號。
租售遊戲帳號的情況雖然隨著網路遊戲發展,已經行之有年,然而報導提到,從 8 月上
旬開始,電商平台和社交軟體上,向未成年人租售成人實名制帳號的情況越來越多。
據報導,這些賣家以「無時間限制」等廣告語,吸引未成年玩家,只要付款,就能獲得成
人實名認證的帳號,遊玩時間、儲值金額與遊戲內消費不再受到防沉迷系統限制。而且針
對有些遊戲中設置的臉部辨識系統,更有專人協助破解。
在有利可圖的情形之下,不僅有人出售自己的閒置帳號,更有工作室、團隊系統化的養帳
號、買賣帳號,儼然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報導引述一名熟悉產業生態的業內人士透露,電商平台上的帳號交易只是冰山一角,更多
買賣會通過遊戲交易網站進行,「大型帳號批發商手中存有上百萬個遊戲帳號,他們通過
遊戲交易網站出售給小型代理商牟取暴利,一些電商平台上的小號商也會向他們批量買號
,一次性買三、五千個帳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坦言,未成年人取得成
年人實名認證帳號進入遊戲後,防沉迷系統便難以全面監管。因此,除了國家立法、行業
守法外,家長應加強引導,多陪伴孩子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有了更多選項後,
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網路遊戲。
批發商:我們這裡賣糖和咖啡好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