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看起來沒有皆大歡喜,不過後勁很強
尤其ED不插電、不修音的版本搭配那個要哭不哭的副歌真的很惆悵QQ
是說這個結局讓我想到大學修了一門哲學通識
第一堂探討的問題就是
「假如有一台無限快樂機器,只要接上它你就可以永遠的體驗快樂,
無論你期望的快樂是什麼形式,先苦後樂、勞動的快樂、天倫之樂、
魚水之歡、創作的快樂,抖M的快樂......,這台機器都能實現,
但一旦接上你就必須永遠接上,你會願意接上他嗎?」
我覺得整個漂流世界可以比擬成那部快樂機,而長良在最後做出了他的選擇
「不,寧願失去永恆的快樂也要回到現實」
為什麼?永恆的快樂不好嗎?
「因為那不是真的」應該很多人會給出這個理由
我同意,劇中多次提到漂流世界是靜止的世界,與最後長良台詞
「前方還有很長的路」形成強烈對比,長良和瑞穗已經繼續往前走了
儘管真實世界的希不認識長良,儘管在打工時一直被罵
但他相信自己正一點一點的改變,也願意相信他正往他期望的方向改變
這就是「真實」
堅守著某些不容他人改變的自我(長良相信自己回來是對的)
做著某些事好讓我變得更像我(長良開始打工,他正在慢慢改變自己)
在這過程中產生「我存在於此」的踏實感(長良不再自我否定)
甚而開始影響這個世界,儘管只有一點點(長良主動關心月台的小鳥)
相比下漂流世界的同學有的慢慢流失自我(例如變成石頭的那群)
有的已經永遠不會再改變(崇敬神的那群)
更不會有「我存在於此」的踏實(蓋塔那邊,兩顆星說他們只是螻蟻)
最後所有在漂流世界的人都已沒有辦法對世界的未來產生影響了,因為他們是靜止的
想到這裡不禁會問自己
身處真實世界的我活的夠「真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