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炎上後燒得很黑的東霖,因為留言被截圖
所以想進一步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我最主要是對評審名單有意見
先說,評審中的幾位插畫家,我追蹤已久
他們真的在插畫領域中是佼佼者
從前我也是插畫起家
我的插畫作品曾在大阪UNKNOWN ASIA藝術博覽會
獲得評審獎、藝評獎,也入圍全場最大獎
乍看好像很厲害的成就
其實跟那些評審中的插畫家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他們在插畫領域真的非常非常卓越
但我要說的是
即使我曾在插畫領域成長
而且不是什麼純理論的研究者
是真正有創作的實踐者
不過,當我從插畫轉投入漫畫的領域
真的下手去畫
我就是個手足無措的菜鳥
漫畫要考驗的技藝實在是太多了
編劇、對白、人設、考據、場景、透視、分鏡、節奏......etc
好比說視線引導
插畫考量的可能就是整張畫
但漫畫除了考慮一整頁,還要考慮每一格
一格內的構圖要能說好故事,又要與下一格有連動
最後變成整頁時又要看起來和諧
其中牽涉到不只是美感
還要學習所謂的鏡頭語言
但也不是真的拍攝電影
所以除了從攝影分鏡理論去分析外
還要試著去捕捉屬於漫畫分鏡的獨特之處
大家漫畫都看很多,我講這些大家應該都懂
但實際上去做的時候,真的完全是兩回事
我從條漫進入這個領域
近年則是轉向頁漫的創作
老實說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
明明同樣都是漫畫
但我又經歷了一樣的手足無措的菜鳥狀態
漫畫的世界就是那麼難
我不是說插畫不難,插畫也很難
所以各位可以想像這是兩座不同的高山
高山之間,自然就有鴻溝
因為深深體會過這個鴻溝
所以我才對評審名單有意見
我不是質疑他們的專業能力
我也不是認為入圍或得獎的作品不好
只是這就點像毒樹果實理論
不能因為選出來的作品是好的
就判定這樣的評審名單沒有問題
所以我留言寫了:我覺得跨領域的評審很好
但希望往後可以增加真正有漫畫實務經驗的人
例如漫畫家、漫畫編輯、或漫畫出租店老闆
這個「漫畫出租店老闆」我要特別解釋一下
他們不見得有像我前面說的對漫畫有實際創作經驗
但是他們的品味可以帶來另一個重要參考:市場指標
這也是我覺得金漫獎(或說台灣漫畫產業)比較缺乏的部份
只要轉念一想
有市場敏銳度的人就會知道
為什麼少年漫畫會有些殺必死的畫面
為什麼一整本都是打鬥的漫畫卻有其必要
知道即使是單純打打殺殺的漫畫有何可觀性
因為他們懂得「類型」
知道類型之於讀者的意義
才能反過來比較客觀的去檢視
這個類型漫畫,有沒有達到類型裡的標準
而不是先入為主以個人的偏好去判斷:這樣賣肉太多了
極端一點講,你自己吃素
然後覺得美食漫畫裡葷食太多了不給過
請問這樣參賽者會服氣嗎?
這些大略是我的想法
最後
因為剛好推文看到
我就再說明一下
: 推 epsilon1115: 謝東霖是那個說漫畫要原創,結果自己很愛用連續劇梗 10/30 21:07
: → epsilon1115: 的那個嗎? 10/30 21:07
我被人詬病的地方是我之前用自己奇怪的標準去定義原創
而我的漫畫裡有不少致敬梗(像銀魂惡搞鋼彈那樣)
但最主要還是因為我玩謎因梗或致敬惡搞
直接去描圖,這件事非常不原創
(雖然原本想法是比起直接挪用謎因圖,我重描一遍還比較有誠意
但這樣的思路跟行為根本上是錯的,我已深刻反省,這樣是真的爛)
我知道出於資格論,大概會有人覺得我評論評審這件事沒道理
但我想說的是
炎上之後我的創作已全力迴避任何謎因或ACG致敬梗
也沒有去對他人版權的圖片進行描圖重製行為
這個都可公開檢視(如果有人想看的話啦)
所以
還請各位給我這個更生人一個機會
還能以漫畫工作者的身分
參與一下這個討論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