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yo (腦科學先生)》之銘言:
: 差很多。
: 日本的封建政治從古至二戰結束一直非常穩定。中國的封建政治在春秋之後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權郡縣制。
: 以唐末到宋初人口減少急遽的程度(約死去2/3),在中國歷史上重演很多次。
: 根本原因就是這種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上面的一亂,下面的民眾立刻失去秩序跟保護,變成屠殺的對象。它沒有中間層的領主或武士集團保護。
: 只看到下克上是不對的,更多的日本封建武士是絕對效忠主家,保護人民的。看日本戰國時期人口數還是持續增加的,跟中國改朝換時人口通常大規模減少,完全兩種狀況。
我只覺得這說明日本戰國的戰爭很有限度......有點像18世紀歐洲的內閣戰爭,
從秀吉派遣的日軍在朝鮮遇到的窘境來看也反映同樣的結論
君不見三十年戰爭時中歐西歐也是封建遺風仍屬濃厚,
到處都是貴族分封的領地,天主教和新教都是一堆加盟國組成的聯軍,
還不是把德意志地區人口砍掉七、八百萬人──也就是轟掉四成人口。
這個比例和中國歷次亂世相比並沒有好到哪裡去呀,
你頂多說這種狀況在歐洲發生次數不算太頻繁而已(有嗎?待考)。
而且歐洲還發生過1310年代大飢荒和1350年前後的黑死病,人口也被大砍過。
和三十年戰爭年代相近(部分重疊)的英倫三國內戰,
英格蘭蘇格蘭的人口減幅不算太高(4~6%,其實已與英國在WWI相近,很高了),
但是愛爾蘭一樣是砍掉四成人口......
就算考慮到這包含宗教仇殺和飢荒等因素還是高到不行
======
再來,中國古代也不是秦代之後就全無出現過強大的宗族派系,
嚴重破壞掉宗族勢力已經是唐末的事情了
王與馬共天下,西魏八柱國,魏晉南北朝的貴族勢力並不會很少見
隨便查就能找到討論南北朝到唐代的貴族政治的論文了
九品官人法也是課本都會提到的內容吧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漢末到南北朝年間,世族掌握部曲、土地、人口等資源,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三國時期也在這裡面,所以大家應該都蠻熟的)
甚至直到明清時期,亂世之中如太平天國時期,宗族也經常能撐起地方派系
捻軍的骨幹就有不少是鄉里間的宗族構成的
雖然不太能視為封建領地,但是以明清政府地方控制力下滑的狀況來看,
這些宗族在地方上也已經很類似有部分自主權的莊園領地了吧
======
補個ACG點和閒聊
是不是目前很少有太平天國當背景的作品呀?
感覺這應該是很好玩的題材,當時的叛軍派系其實多到不行
(連台灣都有,就是歷史課本簡短提到的戴潮春,然後對手有霧峰林家)
清軍也一樣是有很多不同的系統,再加上英法聯軍的存在
可以放的陣營還蠻多的
而且年代又很有趣,長槍大刀、火繩槍、雷管槍同時存在
和Total War系列的武士跌倒(X)武士之殤(O)差不多的年代和設定
還是出現過長槍大刀打敗過雷管槍的奇妙大混戰
(ex.捻軍殲滅過好幾批拿洋槍的清軍)
如果只看台灣的話,不知道械鬥或清代三次大民變有沒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