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rimmNotes (格林童話)》之銘言:
: 最近很夯的NFT遊戲,主打
: 投入資金→角色成長→變現
: 靠這不就是現在台灣的主流MMORPG都有的共通點嗎
: 像天堂W(或RO、楓之谷...這些)就有很多熱錢注入
: 為了搶先機,玩家會先投入資金
: 然後卡位刷寶,最後去數字網換現
: (所以別再說這些遊戲很花錢== 大家賺得可多了)
: 儼然就是一個NFT的雛型
: 差異在於沒有導入的區塊鏈技術
: 不過就本質來看,台灣玩家和官方已經玩得有聲有色
: 所以台灣廠商去搞NFT是不是也如魚得水?
早上才有人發文說了各界對區塊鍊遊戲的看法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41265974.A.76C.html
的確Play to Earn的模式,就如你所說的投入資金、角色成長、變現
不過我看完文章後覺得不太一樣。
這文中有提到一個叫theran arena的遊戲,我大概google了一下,發現是
類似荒野亂鬥類型的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FoVIL5Krs
這影片大概有說到怎麼賺錢,基本上就是對戰,贏了就能賺錢
有趣的是角色的稀有度不是能力值的差異,是賺錢的差異。
稀有度高的角色對戰打贏賺得錢比較多
另外免費送的角色對戰賺不到錢的樣子
至於錢怎麼賺,打贏會掉代幣,代幣應該就是NFT的部分。
代幣除了換錢外,還能買角色跟皮膚,可能還有技能跟虛擬道具。
另一個問題是角色本身有賺錢的限制,大概打幾百場後
就算繼續玩也沒得換錢了,而這個賺錢次數的限制即使交易出去
賺錢次數也會繼承過去,所以有個角色玩了335次的遊戲後就不能賺錢
但他已經被玩了300次,就算賣出去,他能賺錢的場次也只剩35場。
除了這些外,遊戲角色的等級還有皮膚都會影響英雄賺錢的速度。
除此之外,打牌位也會給代幣。
代幣不只一種,換成錢的限制也不同。
看起來跟台灣傳統的Play to earn方式不同
傳統的Play to earn也就是RMT (Real Money Trade),是不需要
再透過一個NFT來做代幣交易,而遊戲的虛擬寶物也不是NFT形式。
8591基本上就是做一個第三方平台,確保買賣雙方能安全達成交易。
投入資金卡位刷寶,其實不用特地用到NFT。
但現在看到的NFT遊戲,恐怕要先換成NFT代幣才能繼續換錢,而且只能
跟控制NFT的遊戲開發商換。
所以對玩家來說,這種設計就毫無意義,因為原先商城金流就在幹這種
事,這台灣早熟透了。
若弄成NFT,頂多就是把虛擬貨幣的價值甩鍋給玩家承擔而已。但
這反而會讓玩家反感,因為等於是又要被剝一層皮。
換個說法,你今天課金買了一間遊戲公司的NFT代幣,將其投資買下
某個虛寶,等你打算退坑了,再把虛寶賣掉換成NFT代幣。
這就有兩層判定,如果今天這個虛寶已經過氣,賣的比買的還要便宜
那你等於是虧了。至少賣掉後得到的代幣會少於遊戲的代幣。
但就算這虛寶很熱門你賣出去有賺了,難道就賺了?當然沒有,要是
遊戲過氣了,NFT代幣貶值,你就算多賺了代幣,換成的錢還是虧了。
過去的虛寶交易玩家只需要承擔虛寶本身的貶值,加入NFT後你還要承擔
NFT的貶值。但遊戲公司可以賺爽爽,他們總有辦法操控自己NFT代幣的價值
這的確如那篇評論文裡面某些人所說的,這是在割韭菜。
另一種就是博奕遊戲,靠NFT鑽漏洞,這就很有趣了,等於是合法進行金錢
賭博,就原本沒辦法換成錢的代幣變成可以換成錢了。
以前不能直接換是因為沒有NFT無法追蹤貸幣來源,真要做的話要是被駭就
虧大了,頂多玩家自己RMT去跟別人換錢,自己只賺課金的部分就好。
現在有NFT可以追蹤貨幣來源就能控管,那就能直接幫玩家換錢,除非NFT
出現可以被洗錢的漏洞,不然當成現實貨幣來看也行。
上面就是我大概了解的部分,講一下結論:
1. NFT遊戲跟台灣玩家習慣的RMT模式或商城模式還是有差異的
至少目前看來換錢的部分還是綁定在代幣上,而非虛擬寶物上。
2. NFT真正的價值在於可以將遊戲代幣的控制權綁在遊戲廠商上
,NFT遊戲的遊戲代幣無法透過傳統的RMT換成錢,得綁定在特定
的交易平台上才能換。
大概就這樣,有誤解請幫忙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