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ukn732 (RED)》之銘言:
: 系列文的一些感想,感覺只用推文太長了就用文章的形式
: 我不懂說到台灣為何要跟中國切割?大部分人祖先就是從中國過來的,將文化帶過來天經地義。
這個問題主要是在於中國老是愛拿這個來說台灣屬於中國的
留島不留人,才會搞到一些人很想切割乾淨。
其實我是覺得中國不要拿這個來說就沒甚麼事,順其自然反而會快一點。
因為不管歷史如何演進,台灣跟中國的文化脈絡很難斷開
沒辦法太近了,台灣又是個海島。
怎麼樣都避不開對方人口優勢帶來的侵略。
何況現在網路時代,距離的隔閡少了
使用相近語言的中國對於中文語言的使用圈被中國影響是不會輸給
使用英語的國家被英美影響的情況。
別說台灣,很多少數民族都是這樣慢慢被同化的,若之後全球化的趨
勢是經濟越來越需要抱團成長,台灣總得選邊站。
: 何況對面自從文革把一切舊文化都毀掉後,還留有舊中華文化的反而在台灣這。其他不說,光故宮那些舊東西,全世界研究中國相關古文物的都要來故宮看真品。
如果中國自己一堆問題都不處理好,還想著要主導台灣是不可能被多數人接受的
但就算中國自己一堆問題都不處理,不去想著要主導台灣,台灣還是會慢慢靠近
說穿了,就是中國自己做死,在網路世界跟國際外交都在亂搞,才會搞到
現在很多人都對他沒信心。
我有時候都覺得那些說著要統一的其實是反過來
: 說到台灣文化代表服飾,因為台灣是各文化融合處,所以要說台灣特色服裝反而原住民服飾更有特色。
: 記得前陣子就有討論過,最能代表台灣文化的,果然還是吃。推文有人提到愛玉讓我想起來,愛玉不但是台灣特有種,而且早在日治時期,愛玉加檸檬汁的吃法已經是那時有錢台灣人的常見甜點了。
: 誒不對,到底什麼人會想到去洗植物種子,然後把洗出來的半固體物質加檸檬、蜂蜜吃?話說台灣人是不是從那時就喜歡在飲品加點可以咬的配料啊?
: 所以愛吃其實是遺傳嗎……
以前我就談過,台灣的文化認同是破碎的
你不管用哪一個文化,都得不到市場多數的支持。
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閩南人、現在還有新住民
人口組成複雜,各家文化夾雜,誰想出頭都不容易。
因此要創作台灣本土文創,你隨便挑一個都可以說是,但你要讓多數人支持
並走入市場,還不如去找外來的強勢文化代理進來。
打著台灣本土文創,結果多數人不買單也沒意義。
所以甚麼才能代表台灣?
我覺得這就假議題,因為只要在台灣這片土地生活的族群,誰都能說
自己屬於台灣的一部分,都有代表台灣的資格。
但回歸到市場去看,不管誰跳出頭都很難得到其他族群的認同,那你
的文創產品就始終是小眾,始終賣不出去。
這種兩難並不會隨著世代的轉移而消失,因為台灣注定是一個不停接受外來
者的島國,地小人稠族群認同又複雜,資源不夠很難養出一個人口夠大的
強勢文化。
而隨著網路發達,已經無法阻擋外來的強勢文化侵入,沒有保護的結果
甚麼本土文創市場都養不起來很正常,因為你還沒養起來就會被外來文化
巴死了。
我是覺得不要談市場談商業談產業,甚麼本土文創都好說
要談市場談商業談產業,本土文創對本土市場來說只會是毒藥,不如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