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fvujm (Rfvujm)》之銘言:
: 前陣子看金牌特務前傳
: 主角兒子一直想加入英君去最前線當步兵送頭
: 以前玩COD印象中沒有提到徵召的部分
: 有沒有人有研究一戰那個世代的年輕人是不是真的很想上前線戰場的?
直到1916年一月英國宣布《兵役法案》徵招18-40歲單身男子服役之前,
英國都是靠志願兵上陣作戰。而一戰英國至少約有267萬人志願參軍,
照帳面數字來看的確能說當時年輕人都很踴躍報名軍旅。
畢竟當時國際氛圍影響,加上西歐早已多年未有大戰,人們對戰爭的印象還停留在很久以前。
當然,英皇陛下政府和英國社會也有做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英國史學家弗格森就整理了幾項為何
英國人大量自願投入戰場:
1. 成功的募兵宣傳:
志工團舉辦上萬場演講和寄送八百萬封募兵信函,報紙頭版也大聲呼籲英國人要站出來幫助盟友
2.女性壓力:
宣傳機器大力向婦女宣傳男性上戰場的必要性,多半的宣傳或多或少暗示著若男性不願打仗,
可能在其他方面也不盡責。
3.同儕壓力:
一開始是許多同一地方出身、校友同學或同事的人編在同一營一同作戰,當你生活圈內的所有男性
都已報名入伍,很難有人會寧願落於人後。
4.經濟動機:
當時剛好是八月商業危機導致的失業潮,在戰爭第一個月的布里斯托爾,至少九成失業者參軍,
那些受影響較小的地區參軍率也比較低。此外也有雇主施壓未婚單身員工從軍的紀錄。
5.衝動:
沒為什麼,頭腦一熱就簽上自己的名字,剛回神就發現已經全副武裝站在集合場了。
尤其是尚未成年的男性同樣也是如此,常常會有家長去徵兵站把十五六歲的男孩拖回家的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