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kywendy (天龍溫蒂)》之銘言:
: 台灣acg產業的人員
: 一定都很努力
: 不過台灣這方面環境不太好,他們賺錢一定也不容易
: 不過現實問題是,台灣的產業一定贏不了日本
: 路上acg 相關商品基本上都是日版的
: 最多人知道台灣acg贏日本的大概就是配音阿兩的林協忠老師,傳神到連日本人都認證。
: 不過台灣要靠什麼方式,acg產業規模才能跟日本平起平坐呢
ACG產業要發展起來,
至少要其中一個發展成功,
才能帶動其他兩個發展起來。
但單就發展契機而言基本上全錯過。
首先就動畫跟漫畫產業的部分,
其實早期台灣有代工迪士尼動畫,
包含阿拉丁、泰山、獅子王等作品,
可以說曾經有學到世界頂尖的技術,
只差沒有自己的IP。
不過也因為沒有自己的IP,
隨著台灣人力成本的提高,
迪士尼等動畫外包也就轉往其他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我們沒辦法將這些技術轉化成頂尖的動畫作品,
僅只有一個魔法阿嬤算是比較知名的作品。
為何台灣沒有自己的IP,
又牽扯到過去的《連環圖書輔導辦法》,
導致當時台灣漫畫創作受到限制,
同時卻放任日本盜版漫畫發行,
結果就是台灣漫畫發展的黃金期全讓給日本漫畫,
也導致之後即使有代工迪士尼動畫賺到的技術,
卻也沒有台灣自己的知名IP可以改編的問題。
漫畫產業的問題承上,
即使漫畫產業所需的成本較低,
但發展的黃金期全讓給日本漫畫,
想要重新奪回市場佔有率,不是投入更多的時間與金錢,
就是我們本身要有適合發展的環境,
像是貧富差距小的社會,
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之類的補強政策,
讓有才能的人可以專心創作,並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壓力,
但台灣的文化傾向就不可能實施這樣的政策,
即使有才能,但沒錢的話,我們寧可這些人去做代工,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台積電為何能發展起來的遠因。
當然而少數富二代跟工廠小開.包租公.包租婆之類的中產階級,
還是可以投入,但台灣似乎沒出現過有錢到足以建立產業的等級,
因此某種程度上,想解釋成太窮也行,
剩下即使自家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願意投入也不過是少數,
能投入的人太少就缺乏市場競爭壓力,
因為更有才能的人無法投入,他們就是最有才能的一群,
但這種低壓的環境也無法逼迫他們進步,
做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作品。
總的來說,動畫跟漫畫產業基本上短期內應該不可能發展起來。
那遊戲產業呢?
實際上最有希望的一次就是線上遊戲產業時期,
因為線上遊戲的性質必定是需要整合不同人才的大型遊戲作品,
這就跟PC單機遊戲時期與手遊時期有很大的不同。
但同時期韓國跟台灣的政策不同,就導致了兩國後續發展上的不同,
韓國是打造合適的環境給企業競爭,
台灣比較偏向就只是撥錢給特定企業,
某種程度上就只是個圖利特定企業的結構,
反正最終結果而言,
台灣線上遊戲沒有發展出合適的商業模式與營運模式,
就沒有然後了。
當然也有可能跟沒有合適的人才引入遊戲業有關,
不過我們也沒時光機去證實就是了。
而PC單機遊戲跟手機遊戲,相對來說成本較低,
但想要有出色的作品出現,就較仰賴合適的社會環境,
像是前面提過的貧富差距小的社會,
或是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之類的補強政策,
不然就要靠少數富二代或是中產階級去拚,
而PC單機遊戲的發展其還真的就是貧富差距小的時期,
所以當時出現了一堆優秀的作品,進而有大宇等遊戲公司的出現,
但後續沒跟上線上遊戲的時代,
也沒有打算繼續苦撐經營IP,結果就是現在這樣,
武林群俠傳的重製版,俠客風雲傳變成了中國遊戲,
仙劍奇俠傳的IP也賣給了中國,
風色幻想7,現在已經不知道喊了幾年。
而手機遊戲的發展,
分成功能型手機(有人說智障型手機),以及智慧型手機兩個時期。
前者講白了就是少數富裕階層的小眾娛樂,
因為當時能玩手機遊戲的幾乎都高階機種,
因此會想在這上面發展的基本上就是富二代跟中產階級與他們的同溫層,
當然他們可能是預期隨著手機性能的發展會漸漸大眾化而提前投資,
但之後智慧型手機出來,直接全面取代功能型手機,
同時自帶App Store與Google play,
所以智慧型手遊發展黃金期其實是被國外遊戲賺走居多,
當然這黃金期也會維持一段時間,
但這段時期台灣完全沒知名作品出現,
就如前面所提的原因,
台灣當時已經不是貧富差距小的社會了,
也沒有無條件基本收入這類的補強政策,
因此社會本身很難把握這類有時限的機遇,
只能期望那些富二代跟中產階級能把握之後的市場轉型期。
當然也在市場轉型期也確實有富二代把握住機會,
像是《地城戰棋》跟《境界之詩Tactics》,在當時都是不錯的作品,
《地城戰棋》問題是無法確立合適的商業模式,所以最後收掉了,
而希娜團隊的《境界之詩Tactics》如今還活著,
但從續作《境界奧德賽》的表現與個人過去遊戲經驗來評價的話,
就個人看來,
希娜團隊本身對戰棋的興趣不深,
之後似乎也沒有花多少時間去研究,
導致《境界之詩Tactics》後續改版上出現大量的平衡性問題,
而之後《境界奧德賽》則是連PTT的Sheena板的死士都在抱怨,
FGO好歹知道FGO死士就是要看劇情,因此劇情水準至少要能滿足FGO死士,
但希娜團隊似乎連死士的需求似乎都搞不懂,
因此希娜團隊當初的成功很有可能並非是有才能,而是運氣成分居多。
因此以最終結果來說,
台灣沒有遊戲公司順利擠進智慧型手機遊戲的前段班,
而智慧型手機遊戲的商業模式走向,前段20%的遊戲會吃下80%市場營收,
想要賺大錢基本上就是要打造足以擠進前段20%遊戲,
隨著市場進入紅海階段,
現在想要競爭就是要打造像《馬娘》或是《原神》這樣等級的作品,
但前面成本較低都不敢投入了,
這階段基本上想要那些遊戲廠商投入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總的來說,
如果我們不願意打造適合發展的社會環境,
那以台灣既有的文化與社會結構來說,
ACG產業所有的發展契機都錯過了,
即使有人說未來還有VR,但我不認為那會普及化。
此外有人說獨立遊戲在蓬勃發展,
但獨立遊戲真的會產業化嗎?
個人更傾向既有的獨立遊戲工作室,
基本上不會進一步發展成商業遊戲。
因此剩下的選擇就是砸大錢去去追差距,
但這到底要砸多少錢就沒人知道了,
如同一堆商業手遊砸大錢研發試著超越既有的手遊,
同時還要花打錢打廣告宣傳,
但一堆還是撐不到一年就收了,
如今也就《原神》跟《馬娘》算是少數成功案例,
而前面也提過,台灣遊戲廠商成本更低的時期就不敢投入,
現在這階段又怎麼敢投入呢?
AC領域也一樣,你要不斷燒錢直到成功建立產業才行,
但前面低成本的時期就不敢投入了,現在又怎麼敢投入呢?
當然如果你的問題是想說你有錢的話要怎樣才能建立產業,
建議還是提一下金額,太低的額度建議直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