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到這個演化我反而有個疑問耶,為什麼恐龍往肉食性動物的演化大部分都會是選擇兩
: 腿的,應該說恐龍好像越敏捷的品質都是偏向兩腳走路,可是看到現在哺乳類的演化,真
: 的跑的快的反而是四隻腳的,不論是貓科還是狼,而且頂級的狩獵者前爪還很靈活可以抓
: 取獵物,恐龍雖然也有,但像迅猛龍好像還是比較善用腳的鉤爪,暴龍就更不用說了,兩
: 隻手已經幾乎退化到不成比例,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具體來說,起點就不一樣。
恐龍的祖先就是地球上最早雙足直立行走的小型肉食動物,
而現今哺乳類的祖先都是四足動物,
四足恐龍都是二足走累了(或體型太大撐不住了)才趴下去四足行走,
人類才是那個祖先四足走路走好好的莫名其妙變二足直立行走的怪胎。
恐龍的二足步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
就是牠們在演化成二足行走的過程中產生了非常強大的尾股肌,
這個巨大的肌肉直接聯動恐龍的後腿,
所以尾巴不只會幫助恐龍奔跑時保持平衡,更是參與了大腿的運動發力。
https://i.imgur.com/ZVhjh1G.png
不只是暴龍,幾乎所有恐龍都一樣,我們可以觀察到恐龍的尾巴是呈現三角形的,
越靠近臀部就越是粗大,但哺乳類不是這樣,
無論是貓、狗,乃至於猴子、大象,現存絕大部分哺乳類的尾巴都是長條狀,
沒有臀部特別粗大這一特徵,這讓絕大部分哺乳類無法單靠後腿站立奔跑,
講白了就是後腿不夠強壯(例外是袋鼠,但袋鼠的運動模式完全是另一種特化)。
由於早期的合弓綱物種也一樣有粗大的尾股肌
(但在三疊紀之前沒有演化出直立步態),
我們基本可以確認,哺乳類在中生代失去了尾股肌,同時也失去了腰部的肋骨,
就是失去了這兩項特徵,哺乳類難以像恐龍一樣雙足行走。
並且根據動物力學的研究,同樣的移動距離下,
二足行走的能量消耗效率遠高於四足,因此耐力較好,
但是在哺乳類的情況因為沒有強健的尾肌,四足移動速度的上限遠遠大於二足,
所以除了人類這個怪胎演化出完全直立行走跟武器外,
二足移動幾乎沒有體能上的優勢。
那麼,恐龍的二足步態可以說兼具耐力與速度,就動物來說接近最佳解,
所以肉食恐龍不太可能拋棄這個最佳解回去四足行走,
在恐龍的演化歷史中,四足動物都是植食吃到大型化或長期低頭後才演化出四足的,
近年時常有人調侃暴龍跑不快,但是在同等級的體型下暴龍是跑很快的物種,
成年暴龍的速度只要在伏擊時追得上剛開始逃跑的三角龍就好。
又因為體型大型化後,粗壯的前肢影響奔跑時的平衡實屬累贅,
所以大型肉食恐龍基本全部都朝退化前肢的方向演化,
能繼續保有較靈活且比例較大前肢的物種只有中小型的恐龍
(有一種大盜龍可能是特例,但這種恐龍體型極限也就是異特龍的程度)。
當然哺乳類的身體結構也有優點,
穴居生活中退化掉的腰部肋骨雖然讓腹部臟器失去了保護,
但同時也讓哺乳類在奔跑時能把腰當成彈簧一樣運用,
這使得四足哺乳類的速度上限普遍勝過二足的恐龍,
二足的鴕鳥速度大概70公里,貓科不用拿獵豹,獅子就有80公里,
當然就像前面也說過的,二足耐力比較好,所以鴕鳥還是跑得贏獅子,
獅子是要靠伏擊趁鴕鳥還沒加速上去時撲倒才能取勝。
對了,鳥類是因為祖先在適應飛行時退化掉了尾巴,
翼龍也是只有早期物種有尾巴,看來尾巴這東西對飛行是沒啥用的。
總結:
1)恐龍的祖先就是二足行走,哺乳類的祖先是四足。
2)因為身體結構的關係,恐龍二足行走的速度耐力都勝過四足,
掠食者沒理由趴下去四足;
而哺乳類也是因為身體結構的關係,
除了少數特例外極難改為二足結構,硬改也未必有好處。
3)這大概也是為啥有些人愛吃雞屁股。
https://i.imgur.com/JQKVhoi.png
順便聊聊昨天的史前星球好了,用動畫當ACG點(?
https://i.imgur.com/4Vyn8tZ.jpg
看到暴龍游泳還是挺新奇的,
現存動物幾乎沒有天生旱鴨子,連大象都會游泳,
硬要說暴龍不會游泳才是怪事,
但片頭連幼崽都能跟爸爸一起游過海峽還是覺得有點誇張。
https://i.imgur.com/tJd98TN.png
預告片詐欺,預告片本來是爸爸在監督幼崽捕獵海龜,
正片卻是爸爸顧著吃海龜還不讓小孩吃,把小孩放生(?
https://i.imgur.com/j0ANT0j.jpg
海龜:「你……們……夠……了……」
https://i.imgur.com/TBe6sWh.jpg
https://i.imgur.com/HlfhWRE.jpg
翼龍的身形比例真的好笑XD。
https://i.imgur.com/ysxJGKy.jpg
剛出生的翼龍就會飛,雖然是有化石證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