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eryGoodBoy (很棒的男孩)》之銘言:
: 餘仍會進行暗殺的工作,但在家人面前又表現的溫柔婉約的樣子,兩面人格的她對於這樣
: 的身分認同從沒有感到任何猶豫、愧疚。因此,部份的人就認為,在這樣的描述下約兒似
: 乎太輕鬆就獲得一般人追求不到的幸福,這樣合理嗎?同時,文章中也指出像是《火影忍
: 者》中的大蛇丸亦同,在漫畫中進行無數人體實驗,到頭來卻只是在遭到監視的情況下繼
: 續生存在木葉忍者村,但該篇文章也提到,或許在之後作者也必須為了這個問題(約兒的
: 道德感)進行故事補充,否則看起來就會十分突兀。
: 對此,網友看到文章後紛紛吐槽,「她只是動畫,有劇情、人物設定不重要嗎?」、「每
: 個人可以表達意見沒錯,但廢話不用多說」、「還有很多漫畫也是美化不好的事物,怎麼
: 不一篇一篇嘴,現在來蹭人氣?」
每次看到這類議題,
就會覺得鹿鼎記的後記很好用。
截錄:
小說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
小說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造人物;
好人、壞人、有缺點的好人、有優點的壞人等等,都可以寫。
在康熙時代的中國,有韋小寶那樣的人物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寫一個人物,用意並不一定是肯定這樣的典型。
哈姆萊特優柔寡斷,羅亭能說不能行,
《紅字》中的牧師與人通姦,
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
作者只是描寫有那樣的人物,
並不是鼓勵讀者模仿他們的行為。
《水滸》的讀者最好不要像李逵那樣,賭輸了就搶錢,
也不要像宋江那樣,將不斷勒索的情婦一刀殺了。
林黛玉顯然不是現代婦女讀者模仿的對象。
韋小寶與之發生性關係的女性,並沒有賈寶玉那麼多,
至少,韋小寶不像賈寶玉那樣搞同性戀,既有秦鍾,又有蔣玉函。
魯迅寫阿Q,並不是鼓吹精神勝利。
小說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實的。
小說反映社會,現實社會中並沒有絕對完美的人。
小說並不是道德教科書。
───
討厭書中角色的行為沒問題。
但在那指點江山,
覺得做某些事一定要有壞結局,未免有點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