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acacacac : 記得連城訣後記有說是根據金老他們家長工的遭遇改變的.
→ acacacac : .也許現實的遭遇比小說還要慘
看到這段 又讓我手癢回去翻了翻很久以前我爸買的連城訣小說
翻看到了連城訣最後故事結束後 金庸寫得後續記述
其中描述了一位他兒時在他老家當長工的 一名年紀很大但令他印象深刻的老人 其曾經經歷
的故事
以下部分節錄自連城訣後記:
【兒童時候,我浙江海寧老家有個長工,名叫和生。他是殘廢的,是個駝子,然而只駝了右
邊的一半,形相特別顯得古怪。雖說是長工,但並不做什麼粗重工作,只是掃地、抹塵,以
及接送孩子們上學堂。我哥哥的同學們見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駝,叫他三聲
要發怒,再叫三聲翻跟斗,翻轉來象只癱淘籮」。「癱淘籮」是我故鄉土話,指破了的淘米
竹籮。
那時候我總是拉著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學不要唱,有一次還為此哭了起來,所以和生向來
待我特別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總是抱了我上學,因為他的背脊駝了一半,不能背負。
那時候他年紀已很老了,我爸爸、媽媽叫他不要抱,免得兩個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厲害,我到他的小房裡去瞧他,拿些點心給他吃。他跟我說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蘇丹陽人,家裡開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鄰居一個美貌的姑娘對了親。家裡積蓄
了幾年,就要給他完婚了。這年十二月,一家財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這家財主又開當
鋪,又開醬園,家裡有座大花園。磨黃豆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財主家過年要磨好幾
石糯米,磨粉的工夫就在財主家後廳上做。
當時只為要趕時候,磨米粉的工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鐘。這天方生他收了工,已
經很晚了,正要回家,財主家裡許多人叫了起來:「有賊!」有人叫他到花園去幫同捉賊。
他一奔進花園,就給人幾棍子打倒,說他是「賊骨頭」,好幾個人用棍子打得他遍體鱗傷,
還打斷了幾根肋骨,他的半邊駝就是這樣造成的。他頭上吃了幾棍,昏暈了過去,醒轉來時
,身邊有許多金銀首飾,說是從他身上搜出來的。又有人在他竹籮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
銀和銅錢,於是將他送進知縣衙門。賊贓俱在,他也分辯不來,給打了幾十板,收進了監牢
。
本來就算是作賊,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給關了兩年多才放出來。在這段時期中,
他父親、母親都氣死了,他的未婚妻給財主少爺娶了去做繼室。
他從牢裡出來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那財主少爺陷害。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
身邊的尖刀,在那財主少爺身上刺了幾刀。然後他也不逃走,任由那些差役捉了去。而那財
主少爺只是受了傷,卻沒有死。但財主家不斷賄賂縣官、師爺和獄卒,將在黑牢裡的他不斷
凌虐毒打,想將他在獄中害死,以免他出來後再尋仇。
方生他說道:「真是菩薩保佑,後來不到一年,老爺就來做了丹陽縣正堂,是他老人家救了
我命。」
他說的老爺,是我祖父。
(金庸的祖父文清公,字滄珊,曾於光緒乙酉年中舉,丙戍年中進士,之後派去丹陽做知縣
,做知縣有成績,加了同知銜。)
和生說,我祖父接任做丹陽知縣後,就重審獄中每一個囚犯,得知了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
人行兇,確是事實,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辭官回家時,索性悄悄將他帶了來,就養在我家裡
。
(金庸祖父辭官,是因為牽扯進清末著名的丹陽教案,因此自願辭官回鄉,有興趣可以去查
看看)
和生直到抗戰時才病死。他的事跡,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跟人說。和生跟我說的時候,以為
他那次的病不會好,要死了,因此也沒叮囑我不可說出來。
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裡。「連城訣」是在這件真事上發展出來的,紀念在我幼小時對我很親
切的一個老人。和生到底姓什麼,我始終不知道,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當然不會武功。
我只記得他常常一兩天都不說一句話,沉默著像在想著從前的什麼事。我爸爸媽媽對他很客
氣,從來也不差他做什麼粗重活。
這部小說寫於一九六三年,那時「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一本隨報附送的「東南
亞周刊」,這篇小說是為那周刊而寫的,書名本來叫做「素心劍」。】
基本上 整部連城訣的原型 便是這位以前曾在金庸老家當長工的老人 其親身經歷的事情
這篇後記用著淡淡的感觸 記述了童年時所聽到的一件事,沒有激烈批判的言詞,但是卻傾
訴了強烈的感情。
這位活在現實中 遭遇這一切的方生 並沒有像連城訣的狄雲一樣 至少還有學會一身通天徹
地的神功
那些陷害他 毀了他一生的惡人們 也沒有像連城訣最後那樣全部嚐到惡果死去 而是活得好
好的
最後他沒有死於黑牢中 也是因為運氣好 遇到願意細細探查事情經過後而願意伸出援手的金
庸祖父
但他始終也是沒有洗刷當年的冤屈 挽回不了他的父母及他的未婚妻
且後半輩都無法再使用原來名字 無法回去家鄉並只能默默的一輩子躲藏起來
總之 讀完整篇連城訣及其後記 覺得這部真的是很棒的小說
這種揭露出人性的善惡真實面貌的描寫 讀完格外令人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