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2-06-27 02:14:28長大才知道,蝙蝠俠在我還沒出生時就來過臺灣了,那時候他的名字叫「飛金剛」!
盜版王國嘛,想想大概也就那回事,要嘛就是直接盜印,退而求其次就是山寨二創……
沒想到真正看到當年實書時才大吃一驚,這底線原來比我想像地還低。純翻版可以保持原畫品質,二創可以練習創意,這直接白描後掛自己名字出版是怎麼回事? ……據說作者當年還是業界稿費天花板。
後代的漫畫家經常把臺漫的沒落歸罪於民國五十五年開始施行的《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
》……但這不能解釋之後每年還有高達四千本的出刊量,連逸夫都在兩年間出了五十本《
飛金剛》賺得缽滿盆滿,更別提日漫直接開放後如雪片般湧進的盜印量。
我想這種,臺漫市場看到強者後直接墮落投降,才是真正主因吧。
http://www.lucifer.tw/fantasy/ac/legacy/1967_batman_sequel.htm
確實是山寨不過以前日本作品在台也沒版權以前台灣是有審查沒錯啦不過創作風氣說不定比現在好
那個時候是很多題材被禁掉 剛好這部在範圍外...不過也沒爽多久啦 之後禁止題材增加後這種英雄作品的角色也禁止戴面具了
作者: astrofluket6 2022-06-27 03:27:00
二創表示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2-06-27 03:45:00這只有二沒有創啊,要照描不如直接翻印...
我還以為二創同人完全不遮掩自自己是二創的不過哆啦a夢我最有印象的是台版電動輪鞋我到現在還是很有印象 這可能是我小時候第一次覺得「這個畫風不一樣」 甚至還記得劇情呢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2-06-27 03:57:00!
電動輪鞋講述一款全平面任意移動的輪鞋被推行到全世界取代個人人類便利快速的移動手段但是全世界的人也因為輪鞋姿態變得彎腰曲腿聽起來就超不對勁的劇情吧?道具直接全球流行?還導致奧運賽跑的人們彎腰駝背曲腿賽跑終篇大雄被當事主追究 一開始大家都彎腰曲腿追逃然後再一起穿上電動輪鞋 循環end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2-06-27 04:07:00聽起來像是原作用如果電話亭的劇情XD
作者:
wagood (wagood)
2022-06-27 05:54:00呵。我只看到民國56年,那時候漫畫能看的起不知到有幾個,我還記得我爸說過,有電視看就算有錢人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2-06-27 07:49:00當年有電視看應該不只有錢而是未來人,因為臺灣沒電視倒是書價跟現在差不多,一本6塊大概就是一個便當錢只是看漫畫和賣漫畫的管道還是以租書店為主,因為非常普及,所以可以支撐每年四千本新書的產業...侵不侵權是後代的事,我只是感歎套白描賺大錢,然後怪圖書惡法害臺灣漫畫業沒落...還不如直接翻印給讀者一本品質比較好的漫畫
1980年代鬆綁後有一波台漫再起風潮 當時職業漫畫家數量可能比現在還多 但也只撐到301後的版權時代而已 你說他們「墮落」是不是有點問題? 要說的話「墮落」的也只是代理賺快錢的書商 而不是被搞至少三次的漫畫家抱歉 你說的是「市場」 而不是漫畫家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2-06-27 08:31:00我記得有個研究是在講「如果沒有漫畫審查,台漫有機會發展嗎?」當時抱怨最多的應該是武俠漫畫家,像劉興欽就沒事。但當時市面上滿滿都是創意枯竭的濫作,陳海虹在審查前就減產,弟子游龍輝是審查引爆點,那本書《怒電奔雲》是抄自金庸《碧血劍》──而且審完後作修改還是有上市。我猜是市場本身走到死胡同,才開始大量引進日漫裏的各種新題材,只是白描掛自己名字這有點黑心。但之後就有二創本出現,內容很明顯就是原本武俠漫畫家轉型。「北許南游」的許松山雖然因為不能盡情畫武俠漫覺得痛苦,但有還是在業界撐下來了。而市面上充斥最多類型漫畫是劉興欽「機器人」的各種偽作,這個市場怎麼看都不像會朝健康多元發展,想想數十年後的僵屍片熱潮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