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m7708801 (lin)》之銘言:
: 有人說當你在創作時
: 作者不用再想他之後接下來會做什麼
: 反而是他接下來會依照劇情告訴你他會做什麼
: 也就是說
: 你雖然身為作者
: 其實這些角色都活出了自我
: 他們的反應決定了接下來的劇情怎麼走
: 這是真的嗎?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863615
我節錄裡面一段給你看:
//
從作者與讀者全知的視角來看,巴尼到最後是完全沒有戰鬥的理由的。當時運
送核彈頭的艦隊已被消滅,巴尼原本是為了讓上層取消核彈攻擊而決定與鋼彈
決一死戰,而作者設計成讓觀眾可以知道核彈頭的威脅已經不存在,從而凸顯
出巴尼行動的無意義。
那為什麼作者要這麼設計呢?因為這樣才能凸顯出巴尼的靈魂所在。
這是需要鋪陳的,從一開始的行動失敗一一失去同伴,為了打倒鋼彈而利用阿
爾。到這還是站在吉翁軍人的立場,但最後得知吉翁要用核彈頭對付鋼彈時,
他掙扎許久後想出來的方式卻是打倒鋼彈,而不是跟聯邦艦隊通知。就可以看
出他依然是以自己為吉翁軍人的立場去看事情,這就是根基於角色設定做出的
選擇。
接下來核彈頭威脅被去除,但因為巴尼不知道這件事,所以當阿爾知道這件事
衝去戰場要跟巴尼說已經不需要戰鬥了,我們站在阿爾的視角看巴尼的戰鬥會
覺得很荒謬,不是不用打了嗎?為什麼巴尼還要戰鬥?
因為巴尼「不知道」這件事,這導致了巴尼不可能放棄戰鬥。如果當時作者的
設計是巴尼在戰鬥前就知道核彈頭威脅沒了,巴尼肯定就不會傻傻去戰鬥了。
而這個悲劇,這個不應該發生的戰鬥,僅僅就是建立在巴尼的「不知道」而已
。這是只有站在巴尼的立場看事情的時候,觀眾才能察覺到的。
//
下面補充:
我覺得你要讓角色活出自我,你必須要讓這個角色有豐滿而且深度的設定,而這
個設定足夠讓你感受到角色在某段劇情推動時,他可能會基於自己的立場做出甚
麼反應。
所以如果說今天設計了一個很平板,只是跑龍套的角色,你說聽角色的聲音他就
會告訴你他會怎麼做,這其實很不合理。
因為在作者的威能下,他筆下的角色要怎麼做就隨他高興,如果他設計了一個十
分自由沒甚麼拘束跟原則,想幹甚麼就幹甚麼的角色,其實那就只是作者本人他
想幹甚麼就幹甚麼,而那個角色只是在投射作者內心的話語而已。
只有多了設定,多了限制,多了不能做的事,才能用消去法去確定角色本身會想
怎麼做。就如聖騎士不會幹違背正義公理之事,那麼在遇到可能要做出不合正義
公理之事的場面時,聖騎士就必須照這原則犧牲甚麼來避免自己違反設定。這時
候才能說他告訴作者他不想幹甚麼,作者得另外安排符合他設定的行為讓他做。
不是依照劇情告訴你它會怎麼做,然後再想辦法合理化它的行為,而是告訴你它
在這段劇情不能怎麼做,你必須要避開這些行為才能讓它得到合理的解釋。
會反抗作者的角色才是活出自我的角色,但要反抗作者是很困難的。因為作者就
是執筆者,就是編寫劇情的神。除非有客觀的第三方標準介入,不然很容易陷入
自以為這是聽從角色的話安排,但其實只是自我對話的一種形式而已。